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沈传亮:十八大新思维、新观点(2)

2、革命和建设时期

革命和建设时期一般来说是49年到78年,很多人总结这一段时间的时候,都知道我们做了很多的错事,57年反右、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58年大跃进,66年开始搞了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我们这段时间做了很多事情,回过头来想,我们今天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里面,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毛主席那一波人建立起来,人代会、政协,包括政党合作制度,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制度,与今天的成就是很有关系的。

经济上,当时依靠人民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水库不太行了,大家可以考察考察这个水库什么时候建?大跃进的时候建,到现在用了快五十年了。崇山峻岭之间的很多铁路都是那个时候建的,所以说现在我们有一波人把那三十年和这三十年比,说那三十年全干的坏事,没干好事,但是我们说能够坚定我们国际地位的还是那个时候干出来,比如说两弹一星,邓小平就说过了,没有原子弹,没有导弹,没有人造卫星,中国就不叫有影响力的大国,现在很多国际地位的争取,包括我们入常,也是毛主席的领导下勒紧裤腰带给非洲的穷兄弟们援助,换来了我们进常。当然国际地位的上升,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是有关系,但是我们说那个时候确实依靠老百姓取得的,老百姓也骂娘,说我们都吃不饱,我们自己的国民生产总值那么少,每年将近有一半的东西援助给国外了。但是我们想,那个时候的经济援助,换来了今天我们去非洲开发非常顺利的过程。比如说毛主席去世了,中国人在哭,很多非洲国家听到这个音讯之后也都在哭,我们有一个老师到非洲去讲课,说他们的政治局委员集体抱头痛哭,说主席走了,他们觉得失去了一位坚强的同盟者,所以我们现在再去非洲搞开发,老的同志还记得这个事。

3、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到现在,一般叫改革开放新时期,更加突出人民的地位,强调改革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我们这儿列了几句话,邓小平讲过很多话,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这是我们基本了解的。邓小平心里一直装着老百姓,所以《邓小平文选》出版英文版的时候,他自己加了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心里永远装着中国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里面有一句“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锦涛同志提到科学发展观里面,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习近平同志最近好多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目标更远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美好生活不是说着就到了,还是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创造。

在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任何的战略,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老百姓展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国几次很受刺激,因为他看到西方发达的经济体比中国要先进多了,就像副总理在党校讲,我们在文革期间唱一首歌叫做《社会主义好》,最后一句是“社会主义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后来他就说就是好,就是强词夺理,为什么强词夺理呢?因为小平同志出去一看,78年的高速公路遍地了,我们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他20岁去法国勤工俭学,他坐着油轮到新加坡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是破烂的小渔村,到78年再去看,人家已经是一个花园城市了,已经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并且当时的李光耀还说了一句刺激的话,他说留在中原都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后代,你这些都是名门之后,到新加坡的,都是吃不饱饭的农民下南洋去建的新加坡。邓小平当时沉默了一会儿说,要向新加坡学习。

大家可能对92年南方谈话也有印象,92年南方谈话,人家说小平一口气才出来,现在我们有希望比新加坡管的还好,所以当时小平非常受刺激,我们天天讲资本主义一天一天烂下去,社会主义一天一天好起来,就要我们在五六十年代我们落后了,所以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讲,如果这样搞社会主义,干脆就不要叫社会主义了,这没有优越性,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因为当时外边有一个评论,说中国的老百姓都这么饿,竟然还没有人造反,这很奇怪,在西方国家肯定不行的,因为当时中国有10亿人,有2.5亿人吃不饱饭。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小平这一代人对那个时候确实有特别感受,所以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是围绕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来提出,第一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再翻一番,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围绕着老百姓,所以从我们党的历史上看,我们共产党始终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二、十八大精神解读

我们十八大精神怎么来看,下面我分几个方面:

1、大会三大主要成果

第一个就是审议通过了政治报告。最近我看我们都拿着一本两万九千多字的报告;

第二个成果就是讨论通过了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一些新的东西写到了党章里面,体现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层面的与时俱进;

第三个成果就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1月15日举行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我们选举出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并确定了中纪委书记。这次全会有很多的说法,国外的流言蜚语也挺多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到站下车”全退了,这是给后边的领导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里程碑式的做法。这是两位领导人的合影,就是标志着习近平同志全面的接管了党的领导人,以往领导同志可能在军委主席上干了两年,小平同志干了两年、泽民同志干了两年,现在锦涛同志是全退,这个是非常值得提一提的。

2、关于十八大报告的起草与框架

十八大报告起草过程是1月份启动的,当时我们那边还有人参加了起草的工作,据他跟我们讲,这个起草始终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来领导,习近平为起草组组长,李克强为副组长。大家都知道,以前党代会报告的起草都有很大的争论,比如87年十三大报告的起草有很多争论,起草不下去,而这次报告的起草非常顺利,因为现在起草报告已经非常程序化,有规矩了。

第一是调查研究。1月6号组织了46家单位,15个重点课题,分成100多个课题组到29个省去调研,先看各个地方老百姓想什么,关心什么,并且起草组成立七个调研组到12个省市去调研。十七大前夕、十六大前夕,我跟着调研过两次,到了地方,一看有的是整理好的,把好的话写出来,我们听着很高兴,当时绝对不对劲,我们又单独找了一些人谈谈另一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考察全面,所以说在调研的过程中可能还要研究方法。并且这个起草过程中,确实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因为十八大报告协商民主有了新的论述,十八大报告起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协商的精神在贯穿。听取党内外的意见,就是在起草报告过程中发过一个争取意见的通知,各地汇总的121份意见,锦涛同志“7.23”讲话本来应该是到中央党校去讲,这次因为我们那放假了,在京西宾馆讲的。因为锦涛同志的讲话把十八大报告的主题、精神思路、布局给主题研讨班省部级官员、中央直属部门的一把手来看,到了8月11号又发了征求意见通知,听了很多方面的意见,包括老同志的意见,老常委意见,副国级、正国级的都要听,包括一些老专家的意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都听的,并且在十八大召开期间我们还提出不少意见,不是说念完就印了,还修改十几处,这个报告本身的过程,就是民主协商过程,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

报告的框架一共分四块十二个部分。一个是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作为总论,把十八大的主题和五年工作以及十六大以来的十年进行回顾,并且提出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么建要靠全面深化改革来体现,第二个就是三到八部分,讲的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包括生态文明讲的五个布局,第三个是9到11部分,讲的国防军队、外交、祖国统一问题。第12部分包括结束语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总的要求。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