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徐祥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十八大报告中的热点问题(2)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是邓小平的理论,这里面不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讲鼻祖那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主要的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提出了中国应该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搞社会主义又要有中国特色。我们不是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但是这个社会主义里面不是像马克思书本上那样,也不是列宁特别是斯大林搞的那套社会主义,我们是中国特色的。

邓小平最先提出来当然还不是很完善的,接下来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领导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主要的贡献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大的贡献是体现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里面最精髓的东西是讲“先进性”。三个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这里面强调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过去我们说这个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过去我们的理解比较窄,主要是工人阶级,特别是强调阶级性,这样就把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搞窄了,特别是随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断的引进——原来我们讲的工人阶级主要是第二产业的产业工人,体力劳动者,在座的都不属于工人阶级里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都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所以江泽民同志很有争议的就是说私营企业主可不可以入党?可以,十八大代表就有私营企业者,他讲的是先进性,不管谁作为共同宣言要保持先进性,这个是江泽民比邓小平尤其是毛主席把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三个代表先进性是它的精髓。

第三个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讲的是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它的精髓是讲发展方式必须科学或者必须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首先是你得要发展,执政兴国第一要义。第二讲以人为本是精髓,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是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怎么样把发展是硬道理贯彻下去,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上要统筹兼顾,这都是讲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里最精髓的东西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它里面讲理论的产生都是源于实践的,通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搞市场经济,搞竞争,生产力发展很快,社会财富增加很多,应该说短缺经济已经彻底解决,到第三代领导集体,他们2002年中国的短缺问题彻底解决了。但是有一个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胡锦涛这届中央领导集体看到的,要把它解决掉就要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最精髓的东西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或者是原来按照我们那套东西,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而是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没有经验出现了偏差,发展成果普通劳动者享受不到,发展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东西部、城乡工农之间发展差距很大,环境污染很严重。为什么这次十八大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的东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的立场观点也就是世界观、方法论是一致的。只是说不同的时代实践发展了、变化了理论会有前进,这就是江泽民讲的周围的社会主义理论要与时俱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个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很庞大的制度体系或者说制度构成的,这里面我建议同志们要想理解制度最建安的办法是读我们十八大的党章,这里面先讲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国防、外交都讲到了。这里面简单讲讲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方面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我们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那是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之后从经济的角度看就是换了两个字,“计划”被“市场”替代,叫做市场经济,但是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很多,从改革开放的30年争论很大,或者说对于我们解决问题作用很大。一个是所有制,我们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就是搞公有制,个体的很少,恨不得把它彻底切小,这是单一的所有制,实际证明这个不行了。但是公有制不能彻底,不能放弃,应该叫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以这就有了改革开放,对外招商引资,发展实体经济都是在多种所有制这个范畴之内的,我们的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个方面就是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我们前面讲价值、财富是劳动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按劳分配为主,但是不能否认其他的分配方式,比如说按资分配,按照股份分配,包括需求的稀缺性分配,这都是原来的按劳分配的办法。所以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因为市场经济很复杂,哪一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发展,我们就采取哪种方式,但是主要的还是按劳分配。

政治方面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包括我们各个阶层的关系、共青团和党的关系,以及少先队关系都可以纳入到政治制度范畴中来,它也是很广泛的。总之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就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的是讲这个内容,这次十八大报告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前面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几年不好讲,包括社会主义从精神层面,特别是我们经济学教授讲政治方面比较好讲一点,我们党建、文史部讲精神的东西比较难讲,有的时候弄得很庞杂。这次十八大报告在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作用了比较精炼的概括,是12个词、24个字。

什么叫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上儒教有个规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很精确,口口相传能够深入人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什么内容?这次十八大报告做了概括,从个人层面要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社会层面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十八大报告起草中关于这个问题反复地讨论,包括“八荣八耻”以北京精神都是这个层面的东西,大家也在讨论怎么概括这个东西,简单、概括面强,老百姓易记、易懂、易理解、易操作就概括12个词24个字。大家有时候也不是对这个概括完全满意,但是比如说社会层面跟国家层面还是有冲突的,自由、法治也是国家层面的,但是有了概括,这些词大家都不会反对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这次概括和以前相比很精炼了,当然我们还有十九大、二十大,那时候我们在概括,这一次关于核心价值体系方面说了新华就是简单了,不是搞复杂了。这是前面我把道路、理论和制度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梳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个大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大家也要有个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学习会议上,他就讲了这个问题。他讲得很明确,三位一体,不要割裂开来。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一体的,不要分开,不要单独地记、单独地背,要统一起来。道路是实践途径或者说就是实践就是干、做事情,这个实践怎么干,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主要工作是搞建设。

在座的年轻同志可能不太清楚,比如说50岁以上的同志都知道,改革开放前还讨论工作日六天,多少时间政治学习、多少时间搞科研,还规定这个。现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轴心,不会做这种规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什么说的,这就是实践,所以道路讲的是实践问题。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脱离不开这个大框架,实践他是鲜活的、生动的、变化的,有规律,在鲜活、生动、变化的过程中你不一定抓得住规律,在反复实践中你会抓住规律,有了这个规律你认识到就上升为理论,这个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理性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可以作为一个观点,只有社会主义救中国,这是可以论证的。有人反对我们习近平总书记,资本国家主要的领导人为什么都要来贺电,而且贺电当中就要赞扬一番,还不是证明我们社会主义搞对了,要不然他撒谎。

理论是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是立足于实践的,这是符合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理论上也成熟了,理论成熟了就把实践中规律性的东西变成一种制度。制度是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不能偷盗、抢劫,这就是一种制度,这是人和人间的关系,不能凭强制、凭暴力占有社会的财富,这就是一种制度。现在的制度把实践中已经理论化的东西再制度化,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乃至于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定下来,比如说孝,这就没有法律规定孝,怎么孝法。孝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它也是一种制度,把理论化的东西制度化。制度是为了让当代人特别是以后的人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制度是起这样的作用。所以道路、理论、制度这三点不要割裂开来,一定要像总书记那样结合一起。

我打个比方,不一定正确。道路、理论、制度就像科研人员做实验、写论文、申请专利一样。在实验室里搞实践这就叫做道路,这就是实践,过程中可能是反复曲折。有的东西投入很多钱结果没成功,反复实践最后成功的,你写成论文的,论文这个东西做出的结论必须是科学的、有实验做基础,这就是理论。然后按照论文,你把科学技术方面的发现变成产品那就是专利,变成专利就可以按照你的理论做产品,特别是把它弄到市场上去,这就是制度。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跟你是异曲同工的,你说哪一个先进的产品包括现代的笔记本电脑他没有理论?但是在里看不见,背后有理论和实验的。所以同志们不要把三者割裂开来,三位一体相互包容。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第五个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这是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远期目标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早就规定了。从十二大以后就规定,我们的目标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我们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期目标就是到2020年,或者说到我们党建党一百年的时候,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来的,第一步是十二大时候讲和80年相比翻一番。然后90年之后咱们再翻一番,也就是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000年翻两番。翻两番是人均GDP800美元,结果到2000年咱们超过的800美元,大概在890美元左右。在十六大报告的时候,也就是2002年10月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对2000年实现的小康有一个评价,叫做“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江泽民同志作为我们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光明磊落的,因为他主政了十三年,在这一代领导下中国是小康目标第二步实现了,但是这个小康是不满意的,水平低才八百,当时世界平均六千多了。然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的比较慢、中西部发展比较慢、环境污染比较重,所以他把班交给胡锦涛了。胡锦涛上台主政之后,讲得最多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江泽民那代给他们的政治交代,得完成这个。到习近平这代中央领导集体,到2020年进入倒计时了,这就是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和“建设”不一样,建成是必须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把低水平解决了。去年我们已经5400美元,所以到那个时候10000美元吃不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掉,不可能彻底解决。所以这次十八大报告我们提出了两个翻两番的问题。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在201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然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翻一番,要解决发展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

为什么必须要解决?看看现实,不解决的话我们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右边的这张图是2005年我在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去吃了一餐饭,这就是日本普通劳动者的午餐。其实咱们跟在座的同志家庭生活和单位的生活差不多,鱼肉蛋奶,男人愿意喝一杯也是可以的,米饭是足的,鱼、蔬菜、鸡蛋,这就是小康的生活水平,或者说我们达到了富裕的生活水平。我们看左边的图,这是北京工地上的农民工,我们家里搞装修,我们在单位上都能看到,饭是吃饱了,大家夹着咸菜的凉水,他就是吃馒头夹咸菜,这就是温饱生活水平。现在要全面小康之后,我们就不能让这些农民兄弟或者说普通劳动者过这样的生活了,他们可能仍然吃不到像日本人,包括我们在座的家庭吃的那么精制,但是鱼肉蛋奶就是蛋白质、能量、维生素营养要齐全。我们的劳动者馒头是吃饱了,但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不太齐全,所以面带菜色。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让他们吃得跟我们差不多才行。所以我们叫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成果也要惠及到他们。

5.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做到八个必须

第五个问题就是落实十八大精神,要做到八个必须。怎么样落实十八大精神、把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中央政治局讲话中讲了八个必须,第一个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二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三个改革创新;第四个公平正义;第五个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第六个团结和谐、社会稳定,小平讲稳定压倒一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七个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就是把周边的环境搞好,比如跟日本尽量不要打起来,但是要坚持原则。这是我们外交中一个基本的方针;第八个就是改善并加强党的领导。把这八个必须做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够坚持好、发展好。

责任编辑:刘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