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朴实·务实(2)

平实·朴实·务实(2)

十分有料: “硬通货”显决心

李克强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给了记者一个意外惊喜。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问到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李克强明确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三个不准”更是成为本次记者会的最大亮点:“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言简意赅,清晰有力,网友纷纷说,“超级赞”,“给力”!

总理直面城镇化中会否出现城市贫民的问题:“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中国日报记者有关劳教制度改革的提问很敏感,李克强的回答简要但明确:“有关中国劳教制度的改革方案,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年内有望出台。”

记者表现: 提问是场比赛

记者会一共仅有11个提问,在短短那一瞬间的记者表现,也成为会场内外的话题。

人民日报记者几乎每次都有提问机会。过去的记者会上,中国第一大报的提问风格总的来说比较正统规范,不如央视名主持靓丽。本次记者会上,一位漂亮女记者代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提问。然而女记者过于抒情的语言表达、过于自我的形体动作,立刻博得会内外的海量评论。还好,之后的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都体现了非常合格而平实的专业素养。

凤凰卫视名主持胡一虎的提问,赞者认为这是全场唯一的“软性”问题,与众不同;批评者认为他和总理“套近乎”,而且和多年前吴小莉问朱镕基一样,又用了“心路历程”这一凤凰“专有名词”。记者会后,胡一虎被同行团团围住,他说,起先自己准备的提问是关于改革的,后来被问过,赶紧换题目。感觉大家问的问题都比较“硬”,便想来个“软”的,“这样总理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唯一袒露了他的内心感受,我自己很满意。也从他简短的经历回顾中能看到,一个总理是怎样从田野当中成长起来的。”

会内外评论说,总理回答放的开,显得记者提问太小心,总理表现强过记者。希望来年记者会,记者与总理,问答同精彩。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