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与欧洲战略文化水乳交融的军事大国,正在由弱变强的俄罗斯对于界定和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方式在整个世界也经常为人乐道,尤其是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灵活方式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军事力量决定大国地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历经近十年的衰退,其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国际地位下降。2000年以来,随着俄罗斯社会稳定发展,特别是普京强人治国,俄罗斯一方面努力收回之前丧失的权益和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扩展自己的国家利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都用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如限制外国国营企业参与俄罗斯的私有化、禁止外国投资进入俄罗斯的战略部门等。在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上,俄罗斯软硬兼备,灵活多样。
俄罗斯军队和边防部门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手段非常强硬。普京是个强国主义者,他特别重视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一度衰落,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民族分离势力发展,恐怖事件增多。普京担任总统后,大力整顿军队,实行军事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备水平。针对美国追求其绝对安全、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战略,俄罗斯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通过加大发展军事力量的力度,增强突破反导系统的能力,改进和发展核武器等,保持与美国战略力量的平衡。
2012年2月在竞选总统期间,普京表示,到2020年俄罗斯军队将装备400枚先进的陆基和海基洲际巡航导弹、8艘战略水下导弹巡洋舰、约20艘的多功能潜艇、50多只水面战舰、约100个军用航天器,包括第五代歼击机在内的600多架先进飞机、装备28个团的C-400型对空导弹系统、装备38个师的“勇士”对空导弹系统、装备10个旅的“伊斯坎德尔-M”型导弹系统、2300多辆新式坦克、约2000套自行火炮系统、1.7万多辆军用汽车。到2020年,军队中新式武器的比例不应低于70%,继续服役的武器系统也将进行升级改造。
俄罗斯的安全维护
在与日本的海岛争端中,俄罗斯加强了在北方四岛上的军事设施建设,2011年5月11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就驻扎于国后岛和择捉岛的第18机关枪炮兵师的整编计划发表讲话,称将于今后四年至五年内着手更新武器装备,包括部署“堡垒”岸基导弹系统等。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开始在国后岛和择捉岛部署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红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堡垒”反导系统“道尔M2”防空导弹以及米-28武装直升机等“撒手锏”。
同时俄罗斯也不再承认与日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端,认为这是二战的胜利成果,是不能改变的。在维护太平洋地区海洋权益时,俄罗斯重视发展太平洋舰队。普京指出,太平洋舰队是保障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主要工具。在有争议的里海地区,普京称:“我们应该在这里增加自己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应该成为保障俄罗斯在里海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的重要因素。”里海区舰队是“在所有上述领域里保障我们利益的惟一工具”。针对北极争端,俄罗斯也加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俄罗斯联邦陆军准备在2015年成立第一支北极摩托化步兵旅。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冲突,俄军与格鲁吉亚政府军交火,俄政府派军队进驻南奥塞梯,进而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独立。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强调民族自决权大于国家主权,而在南奥塞梯问题上则摒弃了这一政治逻辑,俄罗斯以此攻击美国,并把科索沃模式引入到了格鲁吉亚问题中,在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无可奈何。针对格鲁吉亚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发出警告,外长拉夫罗夫强调:“如果格方自认为加入北约可以平息冲突,这只能是幻想。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只能带来更多流血冲突。”针对在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的偷捕行为,俄罗斯边防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手段极其强硬,一旦发现偷捕渔船,一定追回,甚至不惜向渔船开炮,中国、日本、韩国的渔民都曾遇到过此类事件,甚至有渔民因此丧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