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国家主权的矜持
俄罗斯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很难让步,也不允许有外来干涉。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历经18年,围绕农业补贴、金融和保险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俄与谈判对象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普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在符合俄罗斯利益的情况下加入世贸组织。
针对西方国家利用一些非政府组织干涉他国内政,俄罗斯努力通过法律维护本国的主权与安全,反对外来干涉。2012年7月21日,普京签署一项有关《非营利组织法》的修正案。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从国外获得资金并且参与政治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必须以“外国代理人”的身份进行登记,这些组织将被列入特别名录。作为“外国代理人”的非营利组织及其地方分支机构的年度财务报告必须接受审计,定期向国家登记机关通报其所获国外资助的数额、资金支出和财物使用的目的,以及实际支出和使用的形式和期限,从事的活动及领导机关人员的构成。这些组织出版或发布资料,包括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都必须明示这些资料是由履行外国代理人职能的组织出版或发布的。对于普京签署的《非营利组织法》,俄民众反应平静,多数公民支持这一法律,他们经历过国家的动荡时期,不允许西方国家随意干涉俄内政。2012年9月18日,俄罗斯下令关闭了美国国际发展署驻莫斯科代表处,过去几年该代表处向俄罗斯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四亿美元资金,支持它们的反政府活动。
俄罗斯的合作外交
俄罗斯强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也注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在处理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等问题时,俄罗斯强调发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方面的主导作用,提出加强多边合作机制的建设,通过政治协商解决问题,反对进行武力干涉。俄罗斯在这些地区都有自己的利益,要努力让事态朝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在处理与其他国家的边界争端时,俄罗斯也尽量通过协商手段解决,与乌克兰成功解决了黑海舰队留驻克里米亚的问题,与挪威成功解决了在巴伦支海上的海域争端,俄罗斯与里海沿岸国家正在商讨里海划界和资源分配的问题。2011年11月29日, 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外长签署《有关北极合作宣言》,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北约理事会成员中没有任何恐慌情绪。我们没看到任何试图在北极采取军事措施的想法。北极理事会成员之间有这样的共识,即这里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应该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那些北极理事会作出的决定的基础上解决。”
为俄所用的国际机制
俄罗斯注意利用国际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重视国际机制的建设。近年来,对北极地区的争夺成为新热点,俄罗斯努力把自己的诉求建立在法律基础上,注意加强这一地区的多边机制建设。俄罗斯明确提出在2011年至2015年完成俄在北极地区的边界确认,确保实现“俄罗斯在北极能源资源开发和运输方面的竞争优势”。
早在2001年12月21日,俄罗斯就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申请,要求确认包括北极点在内的12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属于俄罗斯大陆架的延伸部分。俄罗斯的理由是:北冰洋中主要海底地貌——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俄罗斯北部地区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但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俄罗斯提供的调查材料和数据不足予以驳回。此后,俄罗斯加强了在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2007年,俄罗斯科考队还将一面国旗插在了北冰洋中部的海底山脉罗蒙诺索夫海岭,此举受到美国、挪威、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的强烈谴责和抗议。但俄罗斯没有放弃努力,加强“罗蒙诺索夫海岭”大陆架界限考察,2011年7月,俄罗斯“费奥多罗夫”号科考船在一艘核动力破冰船陪伴下,完成了北极海底绘图。这些地图显示,西伯利亚大陆架与北极海底山脊相连,证明北极的部分领土应该属于俄罗斯,以获得大陆架委员会的认可。
在解决北极问题时,俄罗斯重视发挥北极理事会的作用。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其成员有丹麦、冰岛、加拿大、挪威、俄罗斯、美国、芬兰、瑞典,以及六个北方土著民族的联合会。俄罗斯希望用外交手段,通过现实的、公开的对话解决开发北极的问题。
在俄美反导问题的争端上,俄罗斯也多次主动提出折中方案,俄罗斯方面努力争取建立有俄罗斯参加的欧洲统一的安全体制,建议由俄、美、欧三方“平等地”参与共同建设反导系统。“这意味着,三方能够共同评估威胁,共同管理系统并就其使用进行决策。这是改变全球安全状况的最根本的方式。”俄罗斯的建议没有得到回应,它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美国的一意孤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俄罗斯在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并非一味强硬,不妥协,俄罗斯也在改变自己的形象,争取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守法者。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不仅努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还注意拓展国家利益。2012年7月,普京在驻外使节会议上说:“我们要积极影响直接触及俄罗斯利益地区的局势发展,在行动上先发制人,做好事态发展的各种应对方案,甚至是对事态发展最不利的方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