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雷锋的班(3)

接过雷锋的班(3)

一颗一颗螺丝钉

雷锋班班长基本上都来自农村,鲜有背景。大家入伍前懵懵懂懂,心思稍多的也只是想着要在部队学一门技术。许多人并不知道来的是雷锋团,直到入伍之初参观雷锋纪念馆,才朦胧感受到不一样。

第16任班长朱华记得,当雷锋班班长得连、营、团一级级往上报,一级级批,再到沈阳军区司令部备案,全部通过才行。当班长的条件逐年严苛。思想品行好、开车技术好、军事素质硬,那是打底的要求。后来逐渐加上文化程度高中毕业以上、身高1.75米以上,尽管雷锋的身高才1.54米。“领导的意思是小伙子得精神点,别出去太磕趁。”第17任班长郑金宝这样解释身高要求。到现在,选班长得全团公开竞聘了。

不善言谈的人到了雷锋班也会练出口才。“你不应对也得应对,必须去讲,参加座谈会得发言啊,开始还弄个稿,后来有临时变动,很难。”第15任班长李仕库说:“过去团里包括军区有个写作班子,给你定条框,不能随便乱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跟外国武官在一起,多一句少一句都不能乱讲,给定好了。问题尖锐的,就说无可奉告。现在都是自由发挥了。”

第19任班长李有宝刚到雷锋班时不会说普通话,为了做报告生动,天天对着大镜子练习口型、表情、眼神。“我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他们那个表情,告诉自己把镜子当舞台。”现在,他可以脱稿连说一两个小时都不磕巴。

班长们的相似之处还有强烈的荣誉感和好胜心。朱华在转业考试时考了抚顺市第一:“咱不能拿不到第一,不能让人家背后讲,你看,雷锋班的净沾光,不发光。”李有宝利用周末去地方上的汽车修理铺,买个鸡腿买包烟,请师傅教自己很难的修车技术。后来,李有宝半小时修好连队里老师傅都搞不定的刹车问题,接受别人敬佩的目光,觉得平日辛苦都值了。“你要让别人佩服雷锋班,得专业上拔尖。”

即使进雷锋连是百里挑一的荣誉,开汽车是这里最好的专业,是很多兵梦寐以求的技术,也还是有人不愿意。

“我是为考军校来的。”1986年,郑金宝高考离山东大学分数线差了6分,和4个同学约好参军,因为入伍一年后,可以报考军校。带着两大兜子高中课本,郑金宝来到部队。新兵训练3个月,他借着晚上岗哨的灯光把课本复习了3遍。一年后,那3个同学都考上了,“就我没考,不让我考。他们学习都没我好。”

不让考的原因是他在五百多人的新兵考试里得了第一,领导决定好好培养他,让他去汽车连学开车。新兵排长找他谈话:“不是说你想考军校就让你考军校,部队让你干啥你得干啥,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

郑金宝还是想不通,但部队的命令得执行,于是拿着课本去学车。“那时候思想境界没那么高,后来教练班长给我做工作,他是学雷锋典型,我渐渐接受了,在什么岗位上都一样,是金子都能发光。”二十多年后,郑金宝坐在辽宁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里说。

郑金宝转业时,从公安局、市政府等岗位里选择了教育局,下学校锻炼时,他不肯去抚顺最好的中学,选择了这所专科大学。“为什么?我就是还一个上大学的心愿。而且教育系统还是单纯些,更适合我们当(雷锋班)班长的人。我们送礼什么的也不会,就会做自己的工作。”

雷锋班的经历让郑金宝要求自己必须“服从组织分配”。1999年,正值部队裁军,他报名转业,找到了抚顺公安局的工作。没想到4月末,部队领导让他不要转业了,再把关系从地方调回去。“这是我们团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干部多到转业还发愁,哪有往回要的。我问为什么,那边说不要管为什么,必须回部队。”挺好的工作都找好了,郑金宝矛盾了一晚上,觉得还是该服从组织安排回去。到了第二年,转业干部的指标更多,两百多人里必须走掉63人,而去年的指标还没完成,郑金宝又报名转业了。

到了教育局,“组织说让下学校锻炼,我就来锻炼,当时谈话说一年之后再回教育局。”但一年之后,郑金宝没好意思向组织张口,就一直待在了学校里。十几年后,他的公务员编制渐渐成了事业单位编制。“好多人说我傻,大道理我不会说,但我是雷锋班班长,不能不听领导的话,你宣传雷锋精神,不能本身做不到啊。这不是说大话,这是实在话。”

转业后的班长们,许多人习惯早上第一个到单位,打扫卫生,帮同事倒上水。朱华转业在抚顺市国税局,近七十人的单位,就他一人管后勤,兼司机和半个炊事员,每天琢磨着如何买到物美价廉的菜,包子馅都亲眼看着人绞,免得把不好的肉绞进去。从立一等功到干如此琐碎事,朱华也没有不习惯:“我干每样事都没啥明确目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到现在。”他强调好几遍。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