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十个思想理论问题(2)

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十个思想理论问题(2)

三、关于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和难点

胡锦涛同志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予以科学定位、阐释并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出全面部署以来,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全军和全国的重要指导地位已经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但也要看到,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人民群众的反映来看,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论在思想理论层面上还是具体实践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

1、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它特别直接继承了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同时,科学发展观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这方面有几种不同意见:一是强调科学发展绝不能简单否定GDP这一宏观经济指标。有学者提出,不能只抓GDP而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指标,也不能为了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把GDP批倒批臭,甚至不敢抓GDP,要看到其中的辩证关系。只看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甚至简单否定GDP这一宏观经济指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二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没有重点。有学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不等于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忽视全面发展而孤立地强调经济建设,是一种片面性;借口全面发展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是一种片面性。三是协调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有学者提出,协调和统筹都是追求战略上的平衡,但又是以承认不平衡、正确运用不平衡规律为前提的。还有学者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不能把统筹兼顾理解为绝对的平衡,理解为搞平均主义,更不能重犯过去一平二调的错误。

3、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武装全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在狠抓落实、重在践行上下功夫。这里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体现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实效中。二是要掌握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自觉指导发展实践,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4、如何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实践发展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实践任务和理论任务。必须认真研究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观点和新论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鲜经验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如何对其加以提炼和概括,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近日,《光明日报》等报刊连续刊发包心鉴、杨永志、王虎学、虞崇胜等学者的文章,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这一主题进行交锋式探讨,引发学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实质在于:在国际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在国内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并引领社会思潮。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成为人们关注热点的深层原因。人民群众期盼理论界能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方面作出开创性的阐发。归纳理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学者们的讨论虽然有分歧,但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理念、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我们认为:从横向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融汇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从纵向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存在承递关系;从逻辑角度看,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合理性价值依据。

2、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原则。核心价值观要能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应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应该符合人民群众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根据价值观形成的自生自发性和主观提炼性的双重特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下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要求。二是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三是必须继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四是必须适应中国现实发展的要求。五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未来发展要求。六是必须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

3、当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要由理论诉求转化成为实践诉求,由主导要求转化为主体需求,由只注重主流的先进性向也注重支流的广泛性转化,由过于抽象的理性化向生动的感性化转化,要把单向灌输转化成为双向互动,要把政治话语转化成为大众话语,使人民大众从语言表述上认同核心价值体系。

建议党中央集合相关研究力量,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实践,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话语凝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只要坚持不懈,经过若干年的艰苦探索和积极实践,一种既是中国的、也是人类的,既是有历史底蕴的、又是反映现实需要的,既是适应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又是适应全人类长远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可以凝练出来。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