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雁:中国城市化理论新模式的建构(2)

张鸿雁:中国城市化理论新模式的建构(2)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规律分析,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战略之一应首选创造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直接提出创造世界第六、第七、第八大城市群的战略步骤,对现有几个区域型大都市圈重新进行整合规划,形成“首位城市重点发展”的机制,其主要目标就是创造世界级经济区域的“发展极”。在战略选择上,进一步强调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功能与价值,而不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区域空间作为城市群的代名词。这种以区域空间描述来代替城市群概念的思路,反映出中国城市群还没有突破行政壁垒的关系,还缺乏制度型的和市场关系认可的“首位城市”。这种行政化的城市群制度关系,明显地阻碍着中国城市群结构的优化发展。纠正这种模式,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首位度”城市建构理念。例如,在工业化后期形成的大纽约都市圈、大巴黎都市圈、大伦敦都市圈、大东京都市圈等,无不是以首位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主题概念和“发展极”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中国需要跨区域的首位度城市体系建设。“根据城市化模式的历史证据,首位度城市的增长似乎是一种发展功能,帮助国家更为有效地集中并最大化其有限的经济和人力资源,起到资源增长、允许分散和向其他区域延伸。”②正如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研究报告所言,大城市或者是“首位城市”将继续扮演以下重要角色: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建构、文化传播的发动机;甚至在一些国家,通过打造全国治理中心,使之成为政治整合的发动机。这就解释了“为何在多数国家首位城市是国家的首都或州府”的意义了。以大都市为主导的差序格局化城市化,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作为地域生产力的功能与价值,强化中国整体上的分工合理的“地域生产力”格局,集中区域经济与产业集聚优势,提升城市能级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形成广泛意义上的、跨区域的“城市群经济共同体”,是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发展极”的跨区建构,也是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可以和谐发展的前提。

在中国城市群的顶层战略设计中,可以以区域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国际化都市圈模式;二是巨型流域城市带模式;三是“边贸城市环模式”。近期战略之一是“七大核心都市圈”③的“同城一体化”战略:建构以“七大都市圈”为主体的地域生活构成体系,实现跨省域行政区划的城市群空间一体化协作,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关系创新和文化整合创新,建立由不同能级城市构成的有机城市群体系。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全域城市化的整体性战略,即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建构具有“差序化格局”意义的城市化网状结构,使各区域间的地域生产力布局形成嵌入性的结构互补关系。这其中就包括“七大都市圈”与“三个巨型城市带”形成地域有机结构。这三个巨型城市带分别是:“长江流域城市带”,“黄河流域城市带”,“沿海城市带”。它们是中国地域生产力空间上的“纵”“横”系统表现方式④。仅有城市圈发展而没有巨型城市带发展的话,会出现地域生产力格局的“结构性空洞”;通过“纵”“横”城市带和城市群的有机整合,会使中国的城市群发展超越自然空间的制约和行政体系的空间羁绊,进一步演化成区域结点清晰、网状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区域共同体。在城市“群”、“带”地域结构的格局中,接下来的发展就是要建立以边贸城市价值链为纽带的“中国边贸城市环”。通过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环这三重建构,形成全域“网链”的城市群结构;在“自组织系统”的“熵”结构嬗变中,实现中国从“小康社会”到“城市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良性过渡。

(二)中国沿海城市区域优先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创造中国现代化先导区

联合国人居署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那些靠海、沿江或者坐落于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型的城市。尤其是那些港口城市,继续占据着国家和区域城市景观的重要位置。世界最大的20个城市中有15个是坐落于海边和三角洲的口岸城市。……在亚洲有18个或沿河或入海口城市在20个最大规模的城市之列。”⑤显然,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模式,是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可忽略的城市化战略之一,应该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区和示范区,在经济产能方面应该占据中国经济总量的70%以上,以确保中国经济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亦如美国三大城市群占据美国75%的产能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把沿海地区(即沿海300—600公里内)进行有效整合,建造以300—600公里宽为主要空间模式的沿海城市发展区。沈阳、济南、南京、杭州都应该作为沿海城市并提出沿海经济与社会的战略规划。南京、杭州可以多种方式通江达海——南京依托长江,杭州依托钱塘江,可以作为典型的沿海城市经济进行创新。作为一种城市人文区位价值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再建构和再生产,沈阳、济南也应该打造直达沿海的经济与产业发展体系,形成全新的沿海区域经济战略格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