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雁:中国城市化理论新模式的建构(6)

张鸿雁:中国城市化理论新模式的建构(6)

从现有的理论和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有机城市秩序”研究的维度和主体内涵,即有机历史风景与秩序、有机城市功能分区与秩序、有机空间连续统秩序、有机疏散整合秩序、有机亲情下的首属邻里秩序、有机循环的“善”秩序、有机更新城市肌理秩序、有机生活方式秩序、有机城市文脉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的秩序等等。这里强调的是双核价值模式,即有机与秩序的嬗变和整合。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无止境的扩张,我们的城市正在成为“城市机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汽车的家庭化,电脑的家庭化,生活的智能化,等等。但是,全新的技术体系虽然给社会以新的面貌,这种现代化却也带来一个更脆弱、更具风险的现代社会。同时,它也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大众消费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超量地消耗地球的有限资源,并使人类成为一种“城市动物”(22)。人类从自然界中走出来之后,如何以更高的层次和意义重新回归自然?城市本身的自然化可以视为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