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灾区先登记”——看日本救灾志愿者如何实现组织化

摘要:作为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的志愿者救灾活动有比较长的历史。该国为何能够实现志愿者的组织化,进而大规模开展志愿活动?这与其规范的管理体制以及配套体系的建设大有关系。

“4•20”芦山地震发生以来,大批志愿者赶往灾区救援,但志愿者过多和活动无序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作为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的志愿者救灾活动有比较长的历史。该国为何能够实现志愿者的组织化,进而大规模开展志愿活动?这与其规范的管理体制以及配套体系的建设大有关系。

(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以来,大批志愿者赶往灾区救援)

志愿者团体成功实现组织化

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全国约有130万名志愿者参加了救灾活动。与政府机构因行动迟缓受到批评相比,志愿者参与救灾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这一年也被称为日本的“志愿者元年”。

1995年7月17日,在一些大企业的社长、媒体、教育界人士和前政府官员的倡导下,“灾害救援志愿者推进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对希望参加救灾的志愿者举办讲座,日常培训救灾志愿者,并培养志愿者带头人和进行志愿者登记等。

当年12月,日本政府还修改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在法律上首次明确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努力建设有利于志愿者开展救灾活动的环境。1998年12月,日本又制定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NPO法),松散的志愿者团体实现了组织化。

组织化管理为引导志愿者合理救灾奠定了基础。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全国共有118万人参加了志愿活动。尽管也有媒体报道志愿者增加了麻烦,但志愿活动总体低调、有序、有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