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也是促进现代文明的地方,有现代的剧场、博物馆、展览馆、学校,自来水厂、煤气厂、污水处理厂、抽水马桶,都是有城市才出现的。所以上海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大家关心十八大提出一个新的话题,叫“新型城镇化”。这个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质是,首先,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移成城市居民,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市的全体人口。第二,是“四化”互动的城市。第三,是城乡统筹的发展、合理布局的城镇化。第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是绿色的、低碳的、生态文明的城镇化。第五,中国的城镇化体现中国的城市特色,要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在全球化时代,城镇化过程大城市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像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以英国为例,以伦敦为核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人口增长13.5%。中国90%的流动人口集中在中等以上城市,全国50个城市吸纳了60%的流动人口。当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县和城镇还是中国城镇化的基础,2010年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48%,所以把县城建好,把县域的城镇建好,是未来城镇化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重要内涵。过去30年,中国出现了非常多的特色镇,这个镇比县低一级,在城镇化中作用非常巨大。现在建制镇1800个,占全国人口23%,这个镇成为当前城镇化的主战场,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方面优势突出,成本比较低,而且从附近农村集聚的人文化、语言都可以认同,不会有任何矛盾,特别是临近大城市的工矿型、市场型小城镇现在正在迅速发展。
根据全国的调研,我们有一个建议,就是构建一个“5611”城镇群的格局:5个国家核心城镇群,这就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6个战略支点的城市群,其中包括海南、天山北坡、哈尔滨、长春,以及滇中和藏中南;11个区域支撑的城镇群,包括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中原城市、关中—天水,北部湾、宁夏的沿黄,还有淮海等。这对于国家来说总体能够均衡发展。
大家看了这些发展就有个问题,好像城镇群为什么都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因为中国的自然地理上有一条线,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这个线的东部集聚了75%的城镇,82%的人口,这个线以西以北是高原、荒漠、戈壁,不适宜人居住。
当然,城镇化和产业发展是相平衡的,没有产业没有就业就没有城镇化。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化和工业化、服务业的发展曲线是相拟合的。现阶段,农民工进城主要服务的行业是两个,一个是制造业,大概接近40%,另一个是建筑业,接近20%,也就是说60%的农民工进城是做第二产业的。物流、批发、零售和居民服务占另外的40%。
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机动化出现了高速发展,中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