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文明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对几百年来形成的工业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进行革命式的变革和调整,因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需要有一个从思想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实践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进,即必须以强大的国家意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意志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以国家意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党代表人民的意志制定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全方位融入生态文明要求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实而不流于空谈的各级政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指标;就是通过完善资源节约和生···【详细】
欧债危机也是欧洲文明危机。这一点,从欧盟创立,即可见端倪。
摈弃欧洲价值即为普世价值的“欧洲中心论”,还原欧洲文明作为地区性文明形态、欧盟作为地区一体化的独特性而非普世性,成为欧洲文明复兴的希望。
改造我们的欧洲文明观,要求复兴中华原生文明、推动中华文明转型、引领人类文明转型、创新。
中华文明历史上两次遭受异质文明入侵: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前者成功将佛教文明内化为中国的禅宗与佛学,后者不成功,迄今对西洋文明食古不化。因此,中国崛起的道统性挑战便集中于,其出路,就是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契合···【详细】
绝大多数在广东生活和工作的人,都会关心广东的未来。虽然,每一个人对广东过去走过道路的是非曲直,以及如何开辟未来的新发展路径,会有不同的见解,但面对目前兄弟省市追兵逼近,对手赶超的形势,有一点必须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切忌心浮气躁。为此,以下几点尤其需要注意:
首先,广东必须看到自己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起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上世纪末以来,广东在改革开放上先行一步,率先在全国实现经济起飞,使广东从改革开放初期以农业为主,在全国经济发展位于中下水平的省份,一跃成为了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并成功超越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既得益于中央先行政策的支持和地缘优势的发挥,更得益于改革开放早期广东在思想解放上的大胆和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只有对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有高度的自信,我们才能找准今后发展的出发点,才能对广东未来发展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详细】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顽强拼搏闯出来的、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也不同步,照抄照搬同一个发展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实际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科学确定和明晰具有当地特色、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才能不断集聚发展的正能量,沿着既定的“圆梦”···【详细】
中央纪委信访室正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兼副主任张少龙7日表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严禁到来访接待场所和公共场所拦截正常上访群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日人民网报道称,江苏海安信访部门为阻止群众直接向省委巡视组反映问题,把截访工作做到了巡视组下榻的酒店楼下。
上访是法定的公民权利,也是无奈的百姓寻求解决矛盾的救济之路,这些年却屡屡成为矛盾本身。一些地方政府在“维稳压倒一切”的思路之下,不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自己上阵或者花钱雇人对上访群众“拦卡堵截”,甚至在拦截后非法关押、暴力殴打上访群众,如此做法饱受社会诟病。近期以来,纠正非法截访的声音高涨:先是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改革信访制度,纠正截访、保障访民正当权益成为题中之义;接着全国信访局长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全国将推进以市县为重点的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坚决纠正一切“拦卡堵截”正常上访的错误做法···【详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