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需要怎样的社会力量

救灾需要怎样的社会力量

摘要:公众都希望这次救援表现能胜于汶川,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变化,但也要看到救援尚有一些不足的现实。为此,至少可以做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协助各类专业力量的能力提升,如社会工作队伍的建设、心理援助能力的提高等等。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 宾:顾东辉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

●不专业的人员企图完成专业任务,很可能事与愿违,反而带来伤害。

●如何使民间力量发育得更好,更有效地被纳入整体系统,需要我们好好思考。

解放观点:从汶川到芦山,5年过去了。对于这次震后救援表现,人们似乎有了更多期待。您曾担任过“5·12汶川特大地震上海社工灾后援建服务团”联席会议主席,直接参与都江堰市的灾后社区重建,并孵化培育了灾区的社会工作组织。对于这次的震后大救援,您是否也期待看到一些变化?观察下来如何?

顾东辉: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相比,整体救援更好。这主要体现在生命救援方面。与此同时,民间的爱心救援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各自献爱心,缺乏系统。虽然它们各尽所能,但事实上是否都能发挥正面作用还难说。

在物质层面,许多组织捐赠了救灾物品,但如何发放还是值得思考。有些组织包括志愿者空身进入灾区,事实上还要消耗灾区本就短缺的资源。在精神层面,凭一腔热血,是否就可以协助受灾群众舒缓压力、减少痛苦,也需要思考。不专业的人员企图完成专业任务,很可能事与愿违,反而带来伤害。

公众都希望这次救援表现能胜于汶川,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变化,但也要看到救援尚有一些不足的现实。

解放观点:有没有哪些期待恐怕是合理的,但暂时看来,我们还做得不够好?

顾东辉:有些正向变化没有发生,原因或许很多。比如,民间力量包括民间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热情很高,但技能不足,准备也不够,因此出现某些个人和组织反而需要消耗灾区资源的情况。当然,也有抱着参与一下、增加体验的动机前往的。这些在媒体上都有报道。

又如,对民间组织如何参与的研究不足。汶川地震后,虽然有不少关于灾后救援和社会服务的研究,包括我本人也从社会工作视角写过多篇文章,但是总量仍显不足。再则,不少研究成果在现实中也难以演练。在我国,救援系统主要由政府统筹,这个系统暂时还没有将民间力量很好地整合进去,从而发挥最大效能。

解放观点: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在救援期间会有所凸显,在未来的社会管理中也将日趋重要。

顾东辉:没错。研究不足和难以演练是正常的,但如何使民间力量的总体能力发育得更好,能更有效地被纳入整体系统,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并有所改进,不应该总是在同一水平打转。从地震乃至其他灾后的民众需求看,似乎可以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予以梳理。五个层次依次包括: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