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历史新阶段,加快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及如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求真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切合高校实际的评价体系,把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建设一流的学科,打造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
其一,要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结构布局、实施质量工程、健全保障体系等措施,把学校的资源投入、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同时,注重发挥各级教改试点项目的引导、示范、辐射作用,坚持定期发布教育教学质量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其二,要强化学科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在高等学校,学科实质上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平台,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教育层次和学术禀赋。为此,要着眼教育质量的提升,统筹规划学科发展,通过优化学科布局、改善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层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支撑作用。
其三,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基础性要素,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人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把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发展的基础工作。特别要结合党和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找准和抓住对接的契合点、着力点,在人才师资的选拔聘用、培养教育、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有效激励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