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压力适中地区幸福感更高

收入和压力适中地区幸福感更高

制图:宋 嵩

【核心阅读】

5月15日是第二十个“国际家庭日”。

中国的家庭幸福吗?对此,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发布了相关报告,试图给出答案。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1/3以上家庭感到非常幸福,健康、人际关系、社会保障、社会公平感等是当前影响家庭幸福的重大因素。

婚姻美满的家庭更幸福

5月15日,第二十个“国际家庭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和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在京发起“关注家庭建设,促进家庭幸福——‘国际家庭日’中国行动”,发布报告《人民幸福“中国梦”——中国家庭幸福发展指数研究》。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文庄表示,该研究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承担。2012年8月至10月,课题组在全国抽取16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9604位成人和2372名子女接受了一对一入户面访,受访者性别比例、城乡比例基本均等。

报告显示,有36.3%的受访家庭表示非常幸福,47.5%表示比较幸福,选择一般的占到14.7%,比较不幸福的有1.1%,还有0.4%表示非常不幸福。

家庭满意度对家庭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报告显示,四成受访者对自己的家庭感到“非常满意”,换句话说,一半以上的家庭对家庭本身并不是非常满意。

部分家庭夫妻关系并不和谐。夫妻中有四成并不互相钦佩,两成以上的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对性生活非常满意的家庭不足三成,四成以上的夫妻做事并不默契,三成以上的夫妻经常吵架。

在婚的家庭幸福感要高于离婚、丧偶和单身家庭。离婚的家庭中只有一半感到幸福。初婚者的幸福感优于再婚者。初婚人群中,感到不幸福的家庭比例仅为1.2%,超过85%的家庭感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再婚人群中,3/4以上的人感到幸福。

家庭成员关系中,最受关注和令人头疼的依然是婆媳关系,关系“非常好”的仅占1/4。男性和女性跟自己配偶父母的关系有着显著差异,女性中认为与公婆关系“一般”、“不好”及“非常不好”的比例均高于男性与岳父岳母的关系。仅有三成的受访者认为与自己配偶的父母关系“非常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表示,目前夫妻关系、代际关系等家庭关系成为影响家庭幸福最为突出的因素。对于政府来说,应当继续加强和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从社区、工作单位和政府三方面入手,改善家庭福利,增加对女职工的权益保护、托幼社会服务、儿童保护等,让家庭中的成员能够达到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