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涨价效果有限

出租车涨价效果有限

核心提示:5月23日下午,北京市发改委举行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北汽出租车司机刘韶山和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梁海晨在听证会上交流。北汽九龙公司出租汽车公司的陈琪告诉记者,燃油补贴出车率挂钩难以执行,“如果把评估的权力交给出租车公司,麻烦就大了”。

5月23日下午,北京市发改委举行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北汽出租车司机刘韶山和北京首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代表梁海晨在听证会上交流。当天,25个听证员中只有1位代表反对涨价。记者 郑萍萍摄

近日举行的北京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历时近4个小时,但有关出租车涨价所带来的讨论,绝不仅止于会场,也绝不是“涨3角”和“涨6角”之间的争执。近期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会场外的出租车司机、黑车司机、消费者和行业专家,寻找那些“在会场上听不到的观点”。

“动得最狠”的是“等候价”

听证会现场的25名代表中,只有3名出租车驾驶员,而没能进场的数万名司机都在关心着这次调价。

出租车司机洪永来告诉记者,此前北京市发改委曾测算,按方案一,司机可增收1400元,方案二可增收2000元左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涨价或许还会导致打车人减少呢。

瑞通公司的出租车司机赵小会则期待涨价。他干这一行超过了10年,可挣得越来越少。堵车加上油价涨得厉害,一趟活挣不了几个钱。赵师傅说,如果涨得多点,司机的积极性会高,也更愿意出车。

赵小会和参加会议的驾驶员代表一样,认为应该“直接涨到2.6元,一步到位”。“2006年那次涨价后,有一个月左右确实生意少一点,但很快就和原来一样了。”他说,北京的出租车需求是足够的,“不会因为涨这点钱就没人打车了”。

三元公司的王师傅则认为,方案中其实“动得最狠”的是“等候价”。按照听证方案,早晚高峰期间的低速等候费,将由目前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调整为加收两公里租价。

以一段10公里的距离为例,就算按较贵的“涨6角”方案算,起步价由现在的3公里13元(含3元燃油附加费)涨到14元(含1元燃油附加费),剩下的7公里租价一共上涨4.2元,也才涨价5.2元。但是,如果遇到堵车,每堵5分钟计价器就要跳表,“一涨就是5.2元”,“堵个20分钟就是20多元”。

目前北京市的“等候价”是1991年制定的,那时的堵车状况和现在无法相比。很多司机都知道,这两年早晚高峰期、雨雪天时,北京必堵,堵车一小时乘客支付约20元,但费的油还不只这个价。司机往往超时工作,想要休息,高峰期就成了最佳休息时段。

今天下午的听证会上,有消费者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一部分涨得太多,而驾驶员代表则认为并不过分。 驾驶员代表、北京祥龙出租客运有限公司李文岩更坦言,希望“不仅是高峰期翻倍,应该是整体(租价)翻倍。 ”

黑车司机“隔岸观火”

听证会上,北京田目仁和广告有限公司李桂林提出,能不能“把黑车干脆转正”。

事实上,虽然在北京很多地方盘旋着的“黑车”断无可能参与听证会,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关注。

黑车司机张强告诉记者,一般短途的活儿,黑车要比出租车贵得多。因为黑车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趴活儿,将乘客拉到目的地后只能空车返回。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高峰时段,人们急需车又打不到时,也愿意花高价。

在张强看来,乘客的心理难以改变,愿意选择出租车的消费者会接受涨价,愿意坐黑车的乘客,打不到车的时候,肯定还会接受黑车的高价,“我们和出租车不一样,不用交份子钱,价格谈拢,两厢情愿就走,比出租车灵活多了。”

另一位黑车司机王野则认为,涨价对黑车的影响还未可知。一种可能,乘客觉得出租车变贵了,可能会更愿意坐黑车;另一种可能,涨价带给出租车司机的“上路刺激”难以估算,“如果出租车司机觉得涨价了,愿意出活了,我们的生意就难做了”。

记者在北五环立水桥地铁站出口的立交桥下面,看见20辆黑车在趴活儿。其中一个司机姚浩告诉记者,他最担心的是交管委打击黑车。逮着了一罚就是七八千元,实在罚不起。

同在这里趴活儿的黑车司机李岩表示,如果能“由黑变白”,让自己被政府收编纳入合法体系,是“非常理想”的。但在他看来,政府不可能放开这个口子,出租车公司更不可能同意。“我们当然想光明正大地在路上跑,让我交点份子钱也愿意啊。”

黑车司机张建军不这么看。他曾在出租车公司干了8年,那时一个月交5000多元份子钱,每天几乎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现在自由。现在不用交份子钱,除去油钱、保养费和保险等成本支出,一个月收入三四千元,“累了就歇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