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印关系的若干思考(4)

核心提示: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很特殊,涉及到国家关系的所有状态。而且中印关系有国际因素,有地区因素,有双边因素。在国际关系中,高政治就是领土、主权、外交关系,低政治就是经济合作、人员往来等。显然,中印在高政治领域处于冲突、竞争状态,在低政治领域是属于协调、合作状态。

(三)提出问题

那么,中印之间到底能不能够消除双方的敌意,达成共识?我们把这个问题简化为:为什么印度不信任中国?中国对印度没有任何危害,我们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伤害印度的事情,除了1962年战争。在中国看来,1962年战争我们是被迫的。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换为:为什么印度要信任中国?第一,历史因素。历史上,中国打过印度,任何人不太可能相信揍过自己的人。第二,现实原因或产业原因。印度和中国搞好关系,它能得到什么?这是两个层面的结构。第一个层面是国际关系层面,印度和中国搞好关系会不会显著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不会。就算是印度不要独立自主了,要做别人的跟班,那跟着美国是不是更好一些?从国际体系的排序来说,是做中国的盟友更有面子,还是做美国的盟友更有面子,这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经济层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先保留一个伏笔,下文会谈到。这就意味着印度不是非要信任中国,或非要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不可。它有别的选项,要么可以自己单干,要么可以跟着美国干。它跟着中国干能得到什么好处,我们可以好好想一想。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怎样才能让印度信任中国?把阿鲁纳恰尔邦给他?这事我们做不到。承认印度在印度洋是有霸权的?这事我们也不愿意,因为我们还有对巴基斯坦的责任问题。实际上,我们发现,印度没有必要去换得中国的好感,而中国如果要想让印度对中国有好感,要支付非常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我们根本付不了。那么也就意味着说,中印关系是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转机。

回到中印关系性质的分析上。定量分析做完后,现在我们可以定性了。在中印关系中,尽管中国的实力强于印度,但印度似乎更加主动,它的选项更多,我们的选项更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很自然,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体系中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中国在美国之下其他国家之上,我们外交的最核心问题是处理中美关系,在中国看来,摆平了美国,基本上就摆平世界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排名在中国之后,而且后的还不是一位两位,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印度如果想获得尊敬,不是要超过美国,而是要超过中国,就是竞争关系。在这个竞争关系中,印度可以单干,印度凭自身实力超过中国,这个可能性是有的;还可以跟着美国把中国搞垮;当然,还有一个不理性的方式就是跟着中国一块把美国搞垮。是中印合作把美国搞垮的难度大,还是印美合作把中国搞垮的难度大?所以,从印度的理性逻辑来说,对抗中国是更划算的一件事。

那么,为什么印度还没这么干?第一,它没这个本事;第二,它还看重一年600多亿美元的中印贸易额;第三,暂时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中美之间并没有翻脸。我们可以想想,中美翻脸以后,谁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去跟美国对抗?一个都没有。不是因为它们都喜欢美国,而是所有的国家都会理性地想:如果中国打垮了美国,我去讨好中国是来得及的;如果中国打不垮美国,我这个时候去讨好中国,是要倒大霉的。所以,我们要记住,挑战者在面对霸主的时候,绝对是孤单的,不会有任何人站在你这一边,只要你挑战成功,你立刻就朋友满天下。因此,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对印度不要有那么高的心理预期。

因此,中印关系的结构性的状态,一是中印两国的内生性结构(4C并存的复合型国家关系),二是在全球体系下不同的地位,使得中印关系有协调就不错了。为什么没有全面对抗呢?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不想和印度对抗,因为我们有美国问题。对于印度来说,第一,单独面对中国它基本上是不会赢的;第二,它不知道美国对中国什么态度,这更为重要。中美之间没有一个清晰的状态,说不清是对抗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印度就不敢下注。

(四)未来趋势分析

首先,印度崛起需要中国助力吗?中国是通过工业化崛起的。印度的道路是先发展服务业,有钱以后再发展工业,那时起步也可以高一些。现在印度开始争论要不要工业化的问题。如果印度不进行工业化,印度的经济跟中国的经济基本没有关系,形成不了产业链的配合。我们为美国人提供产品,而印度人为美国人提供服务,在这方面中国和印度彼此是没有关系的,这个情况下,印度没有必要跟中国进行太紧密的经济合作。如果印度要进行工业化,我们跟印度将是竞争关系。印度是除了中国以外,在理论上是唯一有可能提供同等工业生产能力的市场。印度和我们一样有那么多的人口,而且比我们年轻。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印度绝不会向中国开放市场,开放市场等于断了它自己的财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第二,它一定要走工业化道路。现在之所以没走,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到逼着它走工业化道路的时候,但它是摆脱不了这条道路的。印度如果再靠发展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出5年就会出现重大的经济危机。它一定要发展工业,而且它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在这个过程中,它不向中国开放是非常理性的,就是不能让中国从印度市场上占便宜,这个市场是要留给自己的,同时还要在非洲、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展开竞争。因此,对于印度来说,中国的资本不是不可替代的,而是要排斥的。那么,它肯定不会愿意和中国有太紧密的经贸合作。而中国的资本,由于技术含量问题,不可能让印度感到非中国不可。印度依赖于中印经济合作的工业集团没有那么强的游说能力,无法主导印度的政策。印度是一个典型的精英官僚主导国家,不是个产业主导国家,决定印度国家命脉的是那些从尼赫鲁以来就把持国家大权的精英政客。

其次,从中国的立场来说,中国的崛起需不需要印度?我们没有任何一个领域是需要印度的。不闹事,是我们对印度的诉求。但这个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因为凡是以不闹事为目标的战略,结果一定是导致你的对手天天跟你闹事。因为不闹事的潜台词就是,你添乱了,我就去安抚你。这里面有一个逻辑悖论,你希望别人不跟你闹事,也就是说他闹出事来你面对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一是置之不理,置之不理的结果是利益受损;二是大动干戈,那不就变成闹事了吗?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观点,印度对于中国,它要越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力越小;它越不合作,对中国的影响力越大。我们是没有办法通过牺牲或忍让来让印度对中国保持合作的。而且,我们不具备牺牲主权来改善对印关系的国内基础。另外,我们没有实现妥协的外交资源和手段。我们前面谈过,印度对华的诉求都是刚性需求,对此,你做承诺和妥协没有意义,你要么全给它,要么不给它。更何况,我们对印度妥协会产生周边负面激励作用。

所以,中印之间的这种冷对抗局面是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于中国来说,不好去主动改善和印度的关系;而对于印度来说,也没有必要。那么我们现在说,再着眼一个更长趋势的问题,既然中印关系之间有结构性的矛盾,而且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缓和,那么我们与印度的关系将取决于中印今后的崛起。

                                           印度的亚太战略

关于印度的亚太战略。

第一,印度有亚太战略不假,但它的亚太战略有多重要?客观地说,印度不是亚太地区格局的塑造者,而是参与者和影响者。亚太地区格局基本上是中美关系格局,这是能力和历史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历史上,印度就不是亚洲事务的参与者,南亚次大陆基本上是隔绝于亚洲的其他部分以外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发展,和印度的发展关联性是比较差的。然而,印度是参与者,你要对他有一个态度。印度人为什么要搞一个亚太战略?是不是把国家复兴方向定为亚洲了?其实,印度更多的是在着眼于提高它的全球影响力。换句话说,它参与亚洲事务是为了获得别人对它大国地位的认可,这是它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所谓的保持行动自由的前提下,有限参与亚太事务,这是最符合印度利益的,印度绝不会把自己的命运赌在亚洲地区上,主要着眼于较小投入得到较大成果。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