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观后感—爱国:永恒的情结

《正道沧桑》观后感—爱国:永恒的情结

摘要:爱国不仅是一个口号,而关键要靠做。尤其是领导者,如果你的爱国主义只限于教育别人,你嘴上喊得再响,也感召不了人。

爱国不仅是一个口号,而关键要靠做。尤其是领导者,如果你的爱国主义只限于教育别人,你嘴上喊得再响,也感召不了人;你要求别人“一步不能撤”,而你自己却早已把老婆孩子和钱财珠宝转移到了国外,甚至连自己也拿上了外国绿卡,说破了嘴皮子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老百姓都知道“狗不嫌家贫”的道理,你自己想想你算个啥?

一心要做法西斯帝国梦的希特勒,曾幻想两个月内拿下莫斯科。然而,他错了:1942年1月,英勇的莫斯科保卫战,最终以30余万纳粹军队被歼灭结束,他的计划破产了,同时破产的,还有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希特勒不甘心失败,他把目光放在了另外一个战场——斯大林格勒。1942年8月23日,当德军主力渡过顿河,对斯大林格勒展开全面进攻,2000多架德军战机将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火海,空袭首日,八成以上建筑便被炸毁。透过望远镜,看着燃烧的城市,德军相信自己不会再遇到有效抵抗。然而,希特勒又错了:在被炸成废墟的斯大林格勒,每条街道,每座工厂,每个建筑物,都变成了战场,即便是攻陷一个厨房,德军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一个拖拉机厂,双方4个师展开血战。拿下渡口的一座谷仓,都能让德军欣喜若狂,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官保卢斯甚至为此专门颁发了有谷仓形状的奖章。战斗最惨烈的时候,一支新参战的苏联部队,从渡过伏尔加河开始,士兵平均生存时间少于24小时,而基层连以下军官最多不会活过3天。

苏军的顽强震惊了世界。英国电台当时这样向全球通告苏联的战况:德国用28天占领了波兰,而现在只能攻占几座房屋;德国用38天占领了法国,而现在只能攻占几条街道。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3000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

争夺战持续了3个月,德军从未完全占领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反倒成为他们的坟墓——纳粹军队伤亡150万人,并由此成为苏德战场和整个二战的转折点。1943年夏季,苏军发起了全线反攻。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希特勒畏罪自杀。5月8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向苏美英法四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

是什么原因让苏军这般顽强?又是什么原因使一度陷于绝境的苏联人民取得了惊天逆转的伟大胜利呢?《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之《绝地反击》以生动的事实给出了一个答案:法西斯德国低估了苏联人民的爱国热情。而与此相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正是深厚的爱国情结使苏联人民赢得了尊严,使苏联社会主义免遭了法西斯铁蹄践踏。

爱祖国是爱父母、爱乡亲、爱故土的扩大,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发展。一个人倘若连国家都不爱,那就猪狗不如。正是为了激活这种情怀。面对德国法西斯的闪电式进攻,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激情四射地通告:“苏联国土不是荒原一片,上面生活着人民——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父母、妻子、兄弟、孩子。是停止撤退的时候了。一步也不能撤!从现在起,这就是我们的口号。”恰是为了用好这种情怀,面对近在咫尺的敌军,1941年11月7日上午,斯大林决定检阅即将上战场的苏军将士,用沙哑的声音发出了“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社会主义祖国万岁”的伟大号召。接受完检阅的苏军将士,义无反顾地直接从红场奔赴了战场。

爱国不仅是一个口号,而关键要靠做。尤其是领导者,如果你的爱国主义只限于教育别人,你嘴上喊得再响,也感召不了人;你要求别人“一步不能撤”,而你自己却早已把老婆孩子和钱财珠宝转移到了国外,甚至连自己也拿上了外国绿卡,说破了嘴皮子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老百姓都知道“狗不嫌家贫”的道理,你自己想想该你算个啥?正是从这一点上,二战期间有一句回答满世界震撼:“我不会用一个士兵去交换一个元帅!”回答者是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这个士兵,是他生命的延续、是他的至亲骨肉;而那个元帅,不过是躺在他脚下呻吟的一个俘虏。自然,历史记住了那个故事:1943年1月31日,在苏军的重重包围下,德国法西斯第6集团军指挥官保卢斯率众投降。而在前一天,这位亲手制定巴巴罗萨侵苏计划的将军,刚刚被希特勒空投了陆军元帅军衔。后来,德国方面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苏方提出愿意将俘获的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交换保卢斯。由于斯大林的拒绝,不久,雅科夫便被残酷地杀害了。人至爱莫过于骨肉,置爱国情于骨肉情之上,焉能不令人闻之欷歔感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