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探析深圳海关福利房(4)

【案例】探析深圳海关福利房(4)

“深圳海关福利房”让人“羡慕嫉妒恨”

在福利分房制度成为历史以后,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住房不再由单位负责,而是由职工自行从房地产市场购买,单位以住房公积金的方式,向职工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但是,一些政府部门却可以游离于这个基本的制度框架之外,以提供“保障房”的名义,让公职员工继续安享福利分房。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这种超标准建造的福利房,实际上成了一笔巨额财产。

福利分房的“尾巴”没有割掉

深圳海关变为“福利房开发商”暴露:房改后福利分房的“尾巴”不仅没有割掉,而且还很长。据悉,深圳海关未享受过购房优惠的员工被全部覆盖,且尚未进入海关工作的人员,都已在保障计划之内。这种“全保障”现象说明某些部门某些系统,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福利王国”,完全脱离了国家政策约束。

谁更有资格申购保障房?

保障性住房,顾名思义,是政府提供的低廉售价或租金的住房,分为公租房(廉租房)和经适房等品类,具有很强的福利保障性,对应的保障对象只能是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如果将海关关员等公务员群体也纳入到保障房的保障对象,那么深圳其他更多市民也理所应当享有这项公共保障福利。

“允许自建”就是留下自肥黑洞

上世纪90年代之所以要停止福利分房,目的就是剥离依附于权力的住房特殊福利。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这些依附于权力的福利必须剥离,已经是社会共识和大势所趋,而这其中,住房福利又是最难啃的骨头。深圳海关自建福利房,是福利分房复活的一个缩影,也是权力福利泛滥的一个切片,如何纠偏问责,关乎公权力的正当性,更关乎整体的社会公平。刮骨疗毒,不妨就从叫停一些地方“允许自建福利房”的土政策开始。

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一套福利房?

在本件事中,与其说该海关职工的生活状态令人羡慕,莫如说是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令人欲哭无泪。进一步说,一堆砖头瓦块动辄就市价几百万元,就社会整体而言,正是住房市场畸形化和投资方向扭曲的标志。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住房问题上偏离了人民生活幸福的轨道,随时有出轨的危险。

【启示与思考】

房子的事情总是让人揪心,深圳海关有关新建千套福利房的新闻报道让我们更是咋舌。从1984年至今,深圳海关兴建了10余个福利房项目。“这么多项目,可以和小型地产商媲美了”。据悉,深圳海关未享受过购房优惠的员工被全部覆盖,且尚未进入海关工作的人员,都已在保障计划之内。

住在北京唐家山的“蚁族”要是看到这则新闻,一定会后悔当初大学毕业时为啥不去报考深圳海关的公务员,如果有幸考上,现在说不定都住上美丽的单身公寓了。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有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奔赴各地的考场,他们挤破了脑袋争取进入公务员队伍,除了看重工作的稳定,应该还怀揣更多的期待,比如深圳海关这样的单位,总会想到员工的冷暖。

上个世纪末房改之后,福利分房本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非常遗憾,一些有门路和胆量的实权部门,总是能够找到政策的漏洞,各种变相的福利分房层出不穷。

在笔者看来,深圳海关变为“福利房开发商”至少暴露了三个问题:

其一,房改后福利分房的“尾巴”不仅没有割掉,而且还很长。深圳海关未享受过购房优惠的员工被全部覆盖,且尚未进入海关工作的人员,都已在保障计划之内。这种“全保障”现象说明某些部门某些系统,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福利王国”,完全脱离了国家政策约束。

其二,中央驻深圳行政事业单位这一特殊身份或许让深圳海关钻了监管漏洞。有律师表示,深圳市政府虽明文规定,各机关事业单位不得再为本单位职工建、购住房。但海关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其三,有关部门没有真正落实房改政策以及相关禁令。尽管1998年房改政策出台和2006年《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出台,当时获得舆论一致肯定和好评,但在笔者印象中,相关政策在某些地方似乎就在当时热闹了一阵子,后来未见督查和落实。如果每一项住房政策都能落到实处,无疑,深圳海关不能也不敢为自己大肆兴建福利房了。

房地产本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任何涉及房地产的政策都必须谨小慎微。就保障房这块来说,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堵上政策漏洞,尤其是实权部门的变相福利分房。深圳海关的自有土地也是国有资产,没有理由拿来建房分给自己的员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