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分析

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分析

原题: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最接近群众的组织,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 以为民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应当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一)坚持问需于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领域出现了较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部分群众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党群关系紧张或不信任,党组织和群众之间就不会有信任感,就不会有互信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应当问需于民,充分了解群众想什么,群众需要什么,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身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

(二)坚持问计于民。很多基层党组织习惯于迎来送往、文山会海,习惯于足不出户、端坐机关,习惯于“拍脑门”决策,常常会弄出劳民伤财的“学费工程”和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人民群众处于社会实践第一线,对本地情况有切身感受,也最有发言权和建议权。基层党组织应当深入群众,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请教,发挥民智民力,虚心吸纳群众智慧,充分发挥群众力量,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

(三)坚持问政于民。有些基层党员干部对“政绩”的要求十分强烈,重视任期内出成绩,对事业缺少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常常超越实际情况和需要,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追求短期效益。做决策时,喜欢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即便也请专家论证,向群众征求意见,但仍是“走形式”,缺乏问政于民的自觉性。谋划地区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群众,推动改革,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群众。基层党组织应当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及时分析研究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找到最适合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办法与途径。

二、以务实为纽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务实,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出实招,鼓实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把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重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解决脱离群众等问题。

(一)反对形式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工作漂浮、贪图虚名、投机取巧、不求实效。当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好大喜功,喜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喜欢搞花架子,善于装门面,愿意做表面文章。这些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引起群众的反感,伤害群众的感情,削弱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优良的工作作风,基层党组织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要一步一个脚印,力求抓到点子上,干到关键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说一句算一句,办一件成一件。

(二)反对官僚主义,大兴联系群众之风。官僚主义表现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疾苦,以“官老爷”自居,公仆意识淡薄等等。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冷暖安危漠不关心,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喜欢掩盖基层矛盾和群众困难;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随心所欲,做决策轻率武断。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成功的保障。基层党组织建立在社会最底层,便于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思想,了解群众情绪,熟知群众生活状况,因此,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做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先锋。

(三)反对享乐主义,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贪污受贿,道德沦丧,腐化堕落。近年来,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把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全部意义都放在追求和满足个人享受上,不愿意再过艰苦的生活,一味追求个人享受,喜欢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发展到贪污受贿。基层党组织要带头坚持中央的八项规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四)反对奢靡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奢靡之风主要体现在奢靡浪费、炫耀攀比、消极腐败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基层组织频繁举办大型庆典、盛会等活动,吃得越来越精,住得越来越好,场面越来越大,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不但腐蚀人的心灵,导致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还会造成社会仇富心态的发酵,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基层党组织要大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居安思危,摒弃奢侈浪费,让勤俭蔚然成风。

三、以清廉为保障,创新联系群众制度

清廉,就是要遵守党章和各项制度,建立联系群众的机制,搞好协商对话,大力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必须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积极探索,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建立联系群众机制。目前,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方面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重视上级部署、领导交办、会议文件和评比排名,忽视群众呼声、漠视百姓疾苦等,实际工作缺乏基础性和群众性。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在联系群众方面的有利因素,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建立“民情直通车”、“一对一帮扶”等长效机制,固定基层党员干部包保有困难的孤寡老人、联系上访群众等形式,从制度上做到接地气、听民生、解民忧, 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间,虚心向群众请教,汲取群众智慧,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制定各项政策。

(二)建立协商对话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化解矛盾纠纷的协商对话机制,针对目前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拆迁、征地、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群体性问题,召开民情恳谈会、民情对话会、民情征询会等,开展协商民主对话,拓宽群众诉求解决渠道。比如,相关职能部门与群众的定期协商对话;不同利益群体参与的协商对话;相关社会组织参与的协商对话;本地重大社会公共事务的协商对话等等。基层党组织所做的工作,有一些是执行上级的指示,在个别不符合基层实际的情况时,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强制推行,群众常常会不满意或有抵触情绪,这往往成为群众对基层党组织不满或不信任的因素。协商对话是增强党群关系、增强互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多征求群众意见、多协商对话,是缓解社会矛盾、增强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强化民主监督,在密切基层党组织同群众联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不公开、不透明,没有充分接受群众的监督。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进民主监督,主动揭短亮丑,争取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在群众的监督面前坦诚相见;要坚持组织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判;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实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上级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居于联结、接合地位,是我们党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大检查、大排查、大扫除,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努力建成高效务实的服务型党组织。(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道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