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堂馆所的大建之风、奢华之派,满足了少数人的享受和私欲,却让政府付出形象受损的惨重代价。这些项目往往在审批、资金来源和建设上,存在黑洞暗箱,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温床”。
每次重压之后必然反弹,专家担心5年之后,各地楼堂馆所建设是否会出现强力反弹。如此,局面将更难控制。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清算豪华楼堂馆所建设的“闯关轨迹”,破译其资金筹集渠道和建设审批手续,以此建立长效的监管体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要求“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同时,严格控制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并全面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
奢华的楼堂馆所损伤政府形象
县政府办公大楼可与白宫媲美,市政广场赶超天安门广场,政府机关所属的培训中心、招待所与豪华酒店不相上下……此类现象屡见不鲜,政府性的楼堂馆所,成为一些地方最有名的标志性建筑、最亮丽的风景,不仅规模宏大极尽奢华,且有泛滥之势。
之前有报道称,湖北省洪湖市1000多名教师,因为工资太低而去政府大楼前陈情。该市市长低姿态向教师们坦承家底,称穷家难当,自己的月薪也只有2000多元。但是,市长的现身说法并没有赢得理解和认可,最鲜明的反差是:在教师低工资和部分学校“破败”的同时,只有20多个编制的教育局办公大楼,却占地约20亩高达12层,其他一些政府机关也很是气派。
贫弱的民生和奢侈的政府形成鲜明对比。在不少地方官员眼里,政府办公大楼是政府的颜面,不富丽堂皇有损形象。加之政府性楼堂馆所“容易”建设,尽可随意违规超标,即便上有政策也能轻易破解一些新规划建设的政府办公楼,正以“市民服务中心”、“政务中心”的面目出现。
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评价,不在其大楼如何气派,办公场所如何奢华,而在于它离民众有多远,是否真正服务于民。高大恢弘的办公楼,豪华奢侈的内部招待所,莺歌燕舞的机关培训中心,已经脱离公共财政的本质,侵犯了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当学校破败不堪、棚户区改造缺少资金、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尚不能覆盖所有人时,违规奢华的楼堂馆所只会让民众切齿痛恨。
楼堂馆所的大建之风、奢华之派,满足了少数人的享受和私欲,却让政府付出形象受损的惨重代价。这些项目往往在审批、资金来源和建设上,存在黑洞暗箱,为权力寻租和腐败提供了“温床”。
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始,人们已经看到了一系列的变化,茅台酒、龙井茶的价格下降,豪华车的销量萎缩,“部委一条街”生意惨淡……在为此欣喜的同时,舆论也担心那些受压制的恶习反弹。对于公款吃喝之类已成惯性的痼疾,短期的风暴式治理远远不够。要有不畏阻力的决心并持之以恒,才能起沉疴疗旧疾,让习惯性的观望和试探失败而归,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狡黠无计可施。
同样,对政府性楼堂馆所的清理,也不能是一场运动式的风暴,除了严格的清查之外,还需要制度上的硬约束。有专家指出,盖豪华大楼的大部分资金都存在违规现象;大建楼堂馆所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投资失控、行为失范。刹住楼堂馆所建设之风,必须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加大纪检监察部门对违规者的问责力度。
清理检查之后,违规项目怎么办,违纪者如何处理?严惩不贷,才能以儆效尤。既然许多政府大楼是以“市民服务中心”出现的,那就把超标建设的那部分交给市民使用,他们一定欢迎建在政府大楼里的图书馆、养老中心或者电影院。(中国产经新闻 冯雪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