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摘编(5)

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摘编(5)

同群众一起创造奇迹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文建明

我已经在基层工作了30年。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很不平静。这些年,我只不过为群众做了一点微薄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讲心里话,说说自己30年扎根基层干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有人问我,你这么喜欢干基层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境贫寒,我深知农民群众生活的艰辛,深知他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改变落后面貌、发展致富。填报高考志愿时,家人劝我学医,我却坚持学农。从那一天起,我这一生就和基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86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当天,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滚烫的话语:为了党的事业,我愿付出一切,包括火红的青春、宝贵的生命!30年来,我始终坚信: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死,也要赶在死之前交出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

记得2001年我刚到新店镇任党委书记时,那里一年内连换了4个党委书记。村民们放出口风,只要见到当官的小汽车进村,就放狗咬、泼大粪。第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刚到村口,山坡上就冒出100多号人,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扁担,把锄头扁担敲得“咚咚”响,高喊着:“滚回去,滚回去!”我没有被吓倒,诚恳地同大家交流。那一天,村民们一直同我交心到深夜。一位老大爷含泪说出了心里话:“我们恨的不是钱交多交少,恨的是账目不清!如果国家需要,就是把房子卖了我也愿意交!”

这质朴的话语,让我动情:“多好的老百姓啊!没有什么刁民,只有不称职的干部!”我很快开出药方:退钱、换人、查账、选贤。从村到镇,层层清账、清欠、抓发展。当年鲜鱼村就建成了规模养鱼示范片,年产值达80多万元;新店镇也由乱到治,一举甩掉了落后帽子。

2003年,我被调到城南镇当党委书记。上任第二天,仅讨债的就来了30多起。头一回开干部大会,11个村竟来了77名村干部、110多名社干部。然而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天清早,有位老大娘流着眼泪拉着我的手伤心地说:“孙女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转户口需要村镇盖章,可漫山遍野找了几天,就是不见村干部的影子。”我很生气!老百姓办个事,不但要翻越组、村、镇“三道坎”,还可能遭遇吃拿卡要,真难!思前想后,我把全镇所有的公章都集中到镇上,设立集中办事大厅,规定赶场天的上午9点到11点为全镇办事日。这样一来,过去几天甚至十几天都办不成的事,最多半天就搞定了。老百姓说:这才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

最难忘的是城南镇的税费直收。外地乡镇领导到城南,看到农民群众竟然愿意走几公里路主动到镇上排队交费,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并不神秘。实施村财镇管、集中办公、精简人员以后,百姓缴的是明白钱,拿的是明白票,看的是明白账,方便又快捷,咋会不愿意?这使我们的干部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说群众不听话,肯定是自己干的事不像话;只要真正为群众服务,肯定会得到群众拥护!

近几年来,我们城南镇的群众非常满意的一件事,就是修建14.7公里长的环村公路。这是城南镇6个村、近万名群众渴盼了多年的发展之路。修路前,村民买肥料、卖肥猪都需肩挑背驮,艰辛无比。修路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公路沿线就冒出了50多个农家店和运销户,70多户养殖大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现在的6000多元。我一到城南就对这条路进行了专题调研,当时只有不到50%的人同意。2005年再次调查,只有70%的人同意。到2007年,国家补助乡村道路的政策出台后已有90%以上的人同意修路。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立刻上马,发动村民筹资修路。刚有点头绪,风言风语就传开了。有的怕我中途调走,把路修成半拉子工程。我立刻向全镇人民承诺:修啥路、怎样修,都由村民说了算;群众代表管钱,保证专款专用;路不修好,我绝不离开城南镇。村民们这才信心大增,筹资修通了环村路。许多人感到奇怪,让农民人均筹资400元绝不是小事。村民们为啥愿意?道理其实很简单,尊重民意,尊重实际,不搞强迫命令。

从3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必须尊重老百姓的发展自主权,充分调动他们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百姓经济”。刚提出发展“百姓经济”时,群众以为又是花架子,为了说服他们,我没少花力气。提着电喇叭召开现场会,请来农技人员推广良种蔬菜和水果,开班培训种植、养殖技术,组织大伙外出考察、学习,村民们依然冷眼旁观。我只好挽起袖子爬到果树上,手把手地教他们修枝。3天用坏两把剪刀,汁液染得一身都是,这才把村民们的心焐热了。如今,城南镇瞄准“餐桌经济”、“佐料经济”,已经占领了营山县的大部分市场。但这还不够,我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百姓经济能遍地开花,每一户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

以前在肝炎疫区工作时,我不小心染上了肝病。因没及时医治而转化成了肝硬化,2005年确诊为肝癌。5年来,我先后动了大大小小19次手术。面对死亡,不是没有恐惧过,毕竟我当时才42岁。回想起来,这些年长期在农村东奔西跑,对老人没有尽到孝心,没有陪妻子逛过商场,没有给孩子开过家长会……每当看到家人背着我偷偷落泪,我的心都像撕裂一般。可为了向病魔挑战,不管伤口有多么痛,不管全身浮肿还是头发掉光,我都咬紧牙关不流一滴眼泪。只有一次,我当着外人的面哭了。

那是我帮扶过的老党员李松荣。2003年,他因不堪忍受皮肤病折磨准备流浪乞讨,我在火车站拦下了他,筹钱将他送进医院治疗。不久,他突发胃出血无钱输血,我又送去3000元。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谁也不能坐视一名老党员流血流汗又流泪。谁知我得癌症的消息传出后,李松荣竟找上门来了。那一天,看着我瘦得皮包骨的样子,这位沉默的老人泣不成声。他说:“如果老天允许,我情愿用我的老命去换你的命,让你多活几年,多为老百姓做些好事啊!”旁边的村民们哭成一团,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的眼泪,不是因为自己的病痛,而是因为老百姓对我的那一片深情!

我不怕死。世上的人都要死,人生旅途如同赶车,只不过是早班车与晚班车的区别。可我不能死,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还有老百姓大山般的深情没有偿还。每当想起那些提着蜂蜜、土鸡蛋来看望我,却因我的婉言谢绝而流着泪回去的群众,想起那些眼巴巴地盼我回去带领他们发展致富的群众,我的眼眶就一阵阵地发热啊!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下去!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为了培养接班人,这两年我有意识地给镇干部加担子。5年来,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白天干,晚上想,很多个夜晚都是在失眠中度过。5年来,我的头发掉了长,长了掉,掉了再长,人们都感叹这是个奇迹。其实,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我已经淡忘了自己是癌症病人这一冷峻的现实。我想,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和信任,人民群众对我的关爱和支持,不断地鼓起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和勇气,不断延伸着我生命的长度,拓展着我生命的深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虽然得了癌症,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与病魔战斗到底!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工作奋斗不止!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为群众奉献终身!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