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抛却私利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2)

[北京日报]抛却私利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2)

核心提示:无论是肃清“官本位”思想,更好服务群众,还是除“四风”、转作风,都必须斩断个人私利与权力的勾连,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共产党员当然享有合理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但不能超出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去谋求任何别的私利和特权。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尤其要明白“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官”要替谁谋利、为谁掌权。过去,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群众诉求较为单一。如今,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众本身阶层分化日渐多元,关注点和利益诉求多样,做好群众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不小。党员干部只有不为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所扰,最大限度了解不同阶层的群众,倾听群众的各种诉求和期盼,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落到实处。

这些年,我们执政资源大大丰富,科技手段快速进步,本应有条件更好地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太大,支配的公共资源太多,同时受到的制约又相对较小,“官本位”反倒被强化了,服务群众的意愿和能力弱化了。个人主义日盛一日,加之巨大的利益诱惑,“香风毒雾”、“糖衣炮弹”猛烈袭来,有些干部失去原则、突破底线,干起了“以权谋私”、勾兑权钱的交易。任由这类现象蔓延,毫无疑问将危及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基础。

应该说,经过宣传动员,当前很多党员已经认识到“四风”的危害性,认识到“官本位”对事业的损害。但具体到整改、落实,很多人又不愿意朝自身下手。因此,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很有必要从反对个人主义的角度扭一扭。要知道,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自己的,而是来自人民,首先就应该服务人民,一定要站稳群众的立场,敢于抛却牺牲私利,一定要克服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私心杂念。

常言道,牛栏关不住猫。无论是肃清“官本位”思想,更好服务群众,还是除“四风”、转作风,都必须斩断个人私利与权力的勾连,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有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权用权,才能为党风政风清新树起最牢靠的屏障。我们期待,通过这次活动,党员干部思想可以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责任编辑:徐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