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人大制度?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人大制度?

(原题:历史为什么选择,人民为什么选择 ——论中国宪法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42035a6-0

摘要  我国宪法之所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认并规定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明显的制度优势。同时,我国宪法的根本政治制度很好地体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政体与国体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坚持宪法根本政治制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绝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模式,搞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关键词  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确认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推进依宪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我国宪法的体制和权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宪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享有充分的民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但民主理想的实现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这种制度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特定国情密切相关。从近代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英国的国情及其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产生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民主体制;法国的国情及其大革命后曲折的历史,造就了法国的半总统制和“行政优越”的民主体制;美国的国情及其争取独立的革命史,催生了美国的总统制和典型“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瑞士的国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理和历史条件,孕育了瑞士的委员会制和公民“直接民主”的民主体制。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种民主制度。我国没有搬用西方国家的议会民主制,而实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民主政治体制,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从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支持光绪皇帝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推行“戊戌变法”,在我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这次效仿西方民主体制的维新变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终结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正式召开,“宣告了效仿西方的共和代议制度在中国正式建立”。①但是,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在各派军阀蹂躏下变为名不副实的空招牌。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它所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既没有能保障广大人民作为民主主体的各项权利,也没有能真正实现孙中山先生规划的革命蓝图,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绞杀和冲击下归于失败。此后,旧中国的统治者鼓吹过不同的民主政治主张,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受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地位。对于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而言,没有政治上的翻身解放,宪法民主就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人民争取人民民主的新纪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带领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