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赛马选良驹  驰骋田野竞风流

阳光赛马选良驹 驰骋田野竞风流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毗邻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八县交界之处,现辖23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308个行政村和24个居委会,国土面积3144.17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现有村“两委”干部1565名。

【背景与起因】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村级基层干部为农村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留守人员的结构性矛盾,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知识退化、先进性颓化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之村干部选任视野不够宽,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问题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如2011年该县有近12万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留守党员平均年龄接近56岁,村干部队伍中35岁左右的仅占10.3%,50岁以上的仍占25.75%,高中以上文化的还不到50%。同时,该县是革命老区县、国定贫困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待遇偏低,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和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此外,以往村干部选拔培育主要靠村级换届选举,临时“点将”多,日常培育少,村级后备干部人数少、质量不高、结构不优,村级组织时常面临人才断层、人员“青黄不接”的困境。公开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势在必行。

【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拓宽村干部选任视野,确保在2011年年底的村“两委”换届中选出能力强、素质高、组织和群众满意的村级好班子,遂川县在近年来开展村干部“星级管理”工程、“公推直选”村党组成员试点等工作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培养工程,致力从源头上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激发村干部队伍内在活力,创新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确保村干部队伍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1、广开渠道,探索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的新办法。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公选活动以“三荐、两考、两票决”为主要方式,创设开放选才的渠道,每个村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3名以上。“三荐”即:采取个人自荐(村党组织公布选拔条件,发动符合条件的村民自荐)、党员群众举荐(召开全体村民代表民主推荐大会举荐)、党组织推荐(村党组织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提出推荐人选)相结合的办法,公开推荐村级后备干部预备人选。由于不问意图、家世、背景,全县308个村共有3256人通过“三荐”成为村级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入组织视野。“两考”即:在各村“三荐”的基础上,乡镇党委严把报名政审关后,按照一定比例组织笔试或面试。“两票决”即:根据笔试或面试成绩,乡镇党委组织进行差额考察,征求各方面意见后,乡镇和村两级分别进行票决,最后确定正式入闱人选,目前全县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1100余名。工作中,我们引导各乡镇拓宽选人视野,坚持把政治思想好、办事公道、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双带”能力强作为选拔标准,要求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并重点向“三大群体”倾斜,即: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视野宽阔、思想解放的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致富能手,吸引大批农村优秀人才参与。如汤湖镇12个村有256人报名,报考比例超过7:1,其中有5名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专程回乡应考。

2、创设平台,强化村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的新举措。一是在培训中培养。对选拔出来的村级后备干部,由各乡镇党委牵头组织进行适应性的集中培训,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并组织经验丰富的在职村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如泉江镇采取邀请专家授课、组织资深村干部现场互动交流、情景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对公开选拔的88名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使他们很快掌握农村工作“窍门”、进入工作角色。东皋村后备干部肖红梅参训后很快适应了村里给她安排的计生专干助理工作岗位,成为了村里育龄妇女的贴心人。二是在帮带中培养。建立镇村两级干部联系后备干部制度,指定乡镇驻村干部和现任村干部为每位村级后备干部的帮带培养人,采取“2+1”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传、帮、带,定期找后备干部谈心,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解决困难,促使村级后备干部在定向的培养锻炼和科学的考核考评中健康成长,提高从事农村工作的实际能力,缩短成长期。如黄坑乡水口村后备干部李华樟经过帮带培养后,很快熟悉了从事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敢于攻坚破难,经村里党员大会推选成为村党支部委员。 注重在实践锻炼中提升工作能力,积极为后备干部参与村务搭平台、压担子,创设“干给村民看”的舞台。安排公开选拔出来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见习培养”,或按一定比例进行“差额试岗”,实行3-6个月的岗位目标考核,并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拨付工作津贴。期间,按人岗相适的原则,安排村级后备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调解员、治保主任等职务,引导村级后备干部立足岗位,广泛接触并熟悉村级事务,在计划生育、护林防火、土地调整、新农村建设以及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纠纷调解等急难险重工作中挑担子,让村级后备干部有“用武之地”,并着力考核后备干部的现实工作表现。

3、加强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备用互动的新机制。一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档案,详细记载每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教育培训、培养措施、工作业绩、考察考核和奖惩等情况。同时,推行考核评议制,村级后备干部见习或试岗期满后,采取群众测评、自我评议、组织评价等方式,对他们的思想情况、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考核评议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考评结果及时填入村级后备干部档案。根据现实表现和考核评议情况,及时调整不合格的村级后备干部,并适时予以补充,对表现优秀的农村青年及时吸收到村级后备干部中来,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定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二是畅通使用渠道。对综合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的党员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届中调整的方法,由各乡镇直接任命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副书记、书记,或直接聘用为村干部;对部分表现突出、工作优秀的后备干部,乡镇、村党组织按照法定程序将其列为推荐人选,引导其积极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对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通过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安排担任村级群团组织负责人的办法,让他们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参与村级重要事务,为进入村级班子做好准备。同时,引导因年龄、身体状况或自身素质等原因不胜任本职岗位的村干部“腾出位子”给后备干部上岗,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的问题,积极为后备干部“转正”创设合法通道,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使用力度。

【成效与反响】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后备干部队伍,事关农村发展稳定,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基层政权巩固,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该县公开选拔培养千名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是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农村基层产生了热烈反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为村“两委”换届储备了人才,破解了村级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通过“三荐、两考、两票决”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全县已储备千余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35岁以下的895名、高中以上学历的675名(并有59人具有大专学历),村级后备干部90%以上都是农村创业致富的能手。通过公开选拔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村级后备干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规模得到壮大,结构得以优化,有利于乡镇在村干部调整、换届等工作中发现人才,特别是为去年年底的村“两委”换届提供了人才储备,为村级领导班子长远建设夯实了基础,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后继有人。去年村级换届中,全县共有207名村级后备干部顺利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二是为村干部选任拓宽了渠道,激活了村级干部队伍一池“源头水”。在开展千名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活动中,农村一些大中专应届毕业生、私企管理人员、个体养殖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回乡参加选拔,有效激活了村干部队伍,改变了过去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和村“两委”队伍建设中人才短缺的状况。通过三个层面的推荐,实现了从以往“组织提名”到“群众提名”的转变。由于程序公开透明,公信度高,有效调动了村民支持参与后备“村官”公选活动的积极性。全县先后有8200多人参与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其中有230多名党员群众专程从泉州、宁波、温州等地赶回村里报名。通过“两考”,开辟了识才选才的新路径,一大批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的村级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在东莞投资办厂的黄坑乡古洲村村民唐海南,获悉村里开展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活动后,回乡个人自荐报名参选,并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当选。

三是为村组织发展打开了局面,促进了乡村基层工作有力推进。通过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鲢鱼效应”,给村干部队伍注入新活力,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新气象,使得现任村干部有了危机感,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开创性。同时,通过参与公开选拔、岗位实践锻炼,增强了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荣誉感和成就感。不少农村青年被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后,不打牌了、不游手好闲了、不自私自利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为乡村工作的开展出点子、想办法、做实事,有效发挥作用,减轻了乡村组织的工作压力,促进了乡村两级工作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