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群事迹报告(文稿)

贾立群事迹报告(文稿)

大家好!我叫贾立群,是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梦想。

在成为一名医生之前,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无线电工程师。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一名知识青年,我正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时候。突然降临了一个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1974年,我被推荐上了大学,可学的不是打小就喜欢的无线电,而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医学。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干什么都能干出名堂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变成了当一名好医生。

在北京第二医学院,我成了每天学习到最晚的人之一。为了学好解剖,我把人的头颅骨借到宿舍,在二层铺上,我抱着它反复的琢磨。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睡着了,当我一睁眼,吓了我一大跳,我发现,这个头颅骨和我,躺在一个枕头上。

我学的是儿科,可毕业后却被分到了很多人不愿意去的放射科。说心里话,那时我也有过顾虑,在这儿,我能干出什么来呢?带我实习的老师对我说:“你可别小瞧这放射科大夫,本事大,本事小,全凭一双眼,练出来了,病人得福,练不出来,病人也就跟着你一块遭殃。”我想,我一定要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一定不能因为我的疏漏,耽误了病人。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科里突然通知我去查房。我边走边想:“我一个放射科医生查什么房啊”。到了病房才知道,是我们的院长、我国现代儿科学的奠基人诸福棠院士,亲自带着我们几个不同科室的年轻医生一起查房。他一边询问孩子的病情,一边查看检验结果,还不时的考查我们对X光片上病变的判断。

他的专注和一丝不苟,让我懂得了,只要是为了孩子能够恢复健康,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都应该尽职尽责。

1988年,医院新添了第一台B超机,我被抽调去组建B超室。B超和放射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儿科B超当时在国内几乎是个空白。说老实话,我连B超机长的什么样儿都不知道,一切只能从头学起。当我看到忧心忡忡的患儿家长、哭哭闹闹的患病孩子、熙熙攘攘的就诊大厅,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抱着让孩子健康平安的梦想走进医院。帮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去圆那个即将破碎的梦,这是医生的责任,更需要医生的坚守啊。

就这样,我在B超机前一干,就是25年,虽然手里拿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探头,但我心中的梦想很大,那就是不能让一个孩子在我的手里漏诊、误诊。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手术室看手术,还把手术中切下来的标本拍成照片,晚上回到家对照B超图像仔细地研究分析。别人看这些血肉模糊的照片会觉得反感,我却觉得里面蕴含着无穷的知识和乐趣。因为每一次研究,都会让我的眼光更准确一些,让我离梦想更近一些。

责任编辑:闫文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