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独立”之路何去何从?(3)

独立学院:“独立”之路何去何从?(3)

类似的争议不仅仅存在学生之间,在校方之间也很常见。

一位江西的民办高校的副校长质疑,民办高校“专升本”有很严格的准入条件,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专科民办学校多年艰苦努力都不能获批招收本科,而一旦找到个“好主”,与公立名校合作变成独立学院,立马就可以招收本科生,这对真正的民办高校形成很大冲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的关系也存在争议,独立学院一方面需要借助母体高校来招收本科生,利用名校“光环”吸引更多学生;另一方面也需要付给母体高校不菲的管理费。而母体高校在收取了管理费后,在师资和管理上却未必能有很大力量投给独立学院。属性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管,使得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在师资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的问题。

“独立”之路谁说了算?

目前改革后的独立学院有三个出路可走:一是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办学;二是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三是终止或并入其他学校。

自《管理办法》颁布至今,据粗略统计,大致有不超过50所独立学院已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这些转设的学校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等省份。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罗建国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一方面独立学院能独立说明其办学水平较高;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独立其后财力大大增强,也有利于发展”。

事实也证明如此。这些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高校之后,在百强排名中的地位也随之攀升。据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3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显示,转设后的高校几乎全部跻身民办大学排名前100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