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纵与横(7)

群众路线纵与横(7)

核心提示: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句空洞、抽象的政治口号,它体现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之中,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反思、认真整改的身边问题。

53岁的毛泽东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民主成了执政党的主要课题。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帜下,民主政治的时代洪流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而持续高涨,通过政治协商,制定共同纲领,建立联合政府,产生新型宪法,展现了新中国“民主之治”的新气象。

应当看到,群众路线是党内的民主路线,是党内民主的生命线,党内民主必须在群众路线中落实。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以群众路线为主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

还应强调的是,密切联系群众思想路线的提出,有民本思想的源头,有民主思想的影响,更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与西方民主思想也有本质的区别。群众路线体现我党民主政治的崇高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因为任何民主理论、任何民主制度,一旦离开人民群众这个民主主体,都是一句空话。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特色就是群众路线。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历程、民主实践证明,群众路线不仅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根本保证。群众路线从理论和实践上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本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本质。我们党先后提出“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并以士兵委员会、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等实践,努力创造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地位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坚持群众路线,使“人民”与“民主”结合为一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先进性。由于坚持群众路线,民主政治理想、民主政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发展道路实现了一体化,民主政治思想不断体现和实现在始终凸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国家制度、国家形态、国家形式、治理形式以及运行机制之中,使占社会多数的中下层群众主导和分享自由、幸福、有序的生活。

判断民主是否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谁是民主主体,谁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为谁服务。我们党和国家坚持群众路线,宪法明确规定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民主主体。围绕保障最广大、最普通的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体地位,围绕消灭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们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制度体系。群众路线成就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成就了更科学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鼓吹的“三权分立”政体,理论上代表全民利益,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大垄断资本财团及其代理人所操纵。最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成为民主的真正主体,这样的民主就不是科学的。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