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揠苗助长式的“鹰式教育”应当止(4)

【案例】揠苗助长式的“鹰式教育”应当止(4)

【新闻内存】

“鹰爸”其人

真名何烈胜,南京一名企业家。2012年大年初一,他要求4岁儿子在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裸跑的视频被放到网上,引发热烈跟帖和转发,随即被网友封为“鹰爸”,其子则被称为“裸跑弟”,爆红网络。此后,“鹰爸”在儿子身上实施的“鹰式教育”一发不可收拾:金牛湖孤身“玩”帆船、青岛入海参加国际OP级帆船赛、15个小时攀上日本富士山……都超越了同龄孩子的运动范围。此次让儿子驾驶飞机后,“鹰爸”又为儿子制定了下一个目标:穿越可可西里。

记者连线

9月2日晚,记者电话连线“鹰爸”何烈胜,听他解读“鹰式教育”。

记者:出于何种考虑,让孩子玩“单飞”?

何烈胜:在我的“鹰式”教育理念中,飞行练就的“胆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培养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学会努力付诸实践。此外,也是为了打破吉尼斯纪录,此前这项纪录的保持者是一个英国的10岁小女孩。

记者:孩子对于驾驶飞机的态度如何?是自愿的吗?

何烈胜:孩子从小就喜欢航空模型,爱看航空方面的动画片,学习飞行操作时总带着笑容,有一段时间我和他妈妈不在他身边,他都忘记了打电话联系我们。

记者:如何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批?

何烈胜:通过跟航空管理部门的沟通吧,具体操作是勇士飞行俱乐部的领队代为处理。

记者:有人质疑让孩子单机飞行有危险,是家长失职,您怎么看?

何烈胜:我们在飞行前做了充分准备,首先选择了最安全的“蜜蜂-3”超轻型飞机,孩子先后经过了20天共140个小时的训练。而且,它的飞行高度只有100多米,万一有意外,任何地面情况都可以紧急迫降。孩子单飞的行为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我也不认为这属于危险行为,你说让七八岁的孩子玩平衡木危险吗?只要做了充分的准备和保护措施,就不算危险行为。

权威观点

被迫可能使孩子崩溃

对于“鹰爸”的“魔鬼”训练方式,很多教育专家都不认同。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鹰爸”把成人运动放在5岁的孩子身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安全问题。由于年龄太小,孩子对于驾驶飞机缺乏认知能力和对危险的判断能力,“他或许都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害怕。”因此,作为监护人,应该意识到这项运动并不适合儿童。“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个体身上会有奇迹发生,但从总体来看,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不足以提倡。”

在宗春山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未来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不明确,所以,家长不该只注重对孩子“超能力”的挖掘,而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社会化能力”的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才是孩子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冯惠燕也认为,采用何种教育方式,关键取决于孩子,看孩子是否能接受。“假如孩子认为好玩、刺激,说明这种方式适合他。但如果孩子是在被强迫的情况下被动接受,心理早晚要崩溃,成为父母教育实验的牺牲品。”

“鹰式教育”:理念可借鉴 切勿跟风跑

前有“虎妈”“狼爸”,后有“猫爸”“鹰爸”。且不论5岁的多多驾飞机是否属“黑飞”,“鹰爸”引热议的背后是社会对教育理念的关注。北师大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认为,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方式方法,决定着教育方向,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既然教育理念如此关键,也难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心态催生了各种版本的“成功”教育理念。

中国向来习惯以“教育产品”优劣论教育理念。子女优于同龄人的表现,使“虎妈”“鹰爸”们火了起来。尽管这些“教育理念”各有弊端,但相同点是家长都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感情。

其实,“鹰爸”的教育理念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鹰式教育”理念中,当幼鹰长到足够大时就要被赶下山崖,学会“鹰击长空,翱翔万里”。“野蛮其体魄,强健其精神”是“鹰爸”教育的出发点,他希望孩子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更多丰富的体验和经历,对“应试精英教育”、“温室教育”并不认同。“鹰爸”认为,即便学习成绩不名列前茅,但孩子的综合素质高更重要。且不说“鹰爸”的“七商”(健商、智商、情商、财商、德商、逆商、胆商)理念有多科学,至少“鹰爸”确是在坚决地冲破“应试教育”藩篱,寻找全人教育的理念。同时,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一生,“鹰爸”曾多次参与抗震救灾和教育慈善事业,以亲身实例影响“鹰孩”多多。并非如网上所言的“一味大家长”作风,“鹰爸”早已想好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多多不同的成长阶段分别担任教练、参谋长、顾问、观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