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就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百姓健康工作举行发布会(4)

国家卫生计生委就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百姓健康工作举行发布会(4)

主持人 邓海华:

下面是提问环节,大家围绕今天的主题和当前的卫生计生热点提问,提问时请通报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3-10-10 10:27:42

健康报记者: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两个问题都和这个话题有关。大家都知道,经历了27年的立法长跑,今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正式在我国实施,精神卫生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时代。这部法律尤其强调精神障碍的康复和治疗并重,家庭和社区尽职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我第一个问题是,在这部法律实施半年以来,医疗卫生部门做了哪些工作?第二个问题,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找出这些患者,这需要专业医师作出诊断。而我国现阶段是专家机构和人力资源非常缺乏,专业诊断能力不足。日前有媒体披露出郑州向社区摊派精神病的新闻报道,这是否反映出卫生部门在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上有某种急功近利的现象?

2013-10-10 10:27:55

邓海华:

根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精神疾患患病率是13.47‰,其中精神分裂症为主的重症精神疾病的患病率9.66‰。根据专家的说法,由于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病与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关系比较密切,人群中存在一定的数量。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患者人数也会相应的增加。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一般稳定在5‰左右,与地域、种族、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并不大。据专家介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管理,有10%的重性精神疾患可能出现肇祸、肇事的行为。原卫生部从2005年开始就加强这项工作,在中央财政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管理项目,建立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精神卫生治疗管理项目,对有造祸倾向并贫困的重性精神疾患提供服务,覆盖人口4291万。2009年起医改实施,我们又把重性精神疾患管理服务纳入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的医疗机构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随访管理和康复指导服务。截至今年3月,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覆盖了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226个市州,1652个区县,管理了353.8万重性精神疾患。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患者发现率现在已经达到了2.62‰。

2013-10-10 10:30:02

邓海华:

为进一步做好重性精神疾患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工作,原卫生部在2012年7月印发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管理考核评估方案》,要求以省或地市为单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检出率应达到2.5‰。但是各地患者发现率差距还是较大,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

近年来,按照原卫生部和现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特别是今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各地普遍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患者的日常发现登记、发病报告,开展定期的筛查和随访,做好患者的救治和救助工作,投入了很多人力精力物力财力,这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我想强调的是2.5‰这个指标是以省市为单位提出的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的效果指标,不能简单的层层分解,将患者发现和报告的任务简单摊派分解到社区,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符合我委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相关工作规范的要求。

今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我委将根据法律条文的要求,进一步修订以往制定的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方面的规定、制度,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请疾控局精神卫生处的金同玲副处长回答。

2013-10-10 10:33:22

金同玲:

首先感谢你关注精神卫生工作。应该说精神卫生法涉及到多个部门,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系统来说,今年5月1号《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第一个方面是从系统内部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疾控局、医政医管局、法制司为了使我们的专业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能够正确理解这部法律,统一组织专家编写了《精神卫生法》医务人员培训教材,根据培训教材组织了面向全国医务人员的省级师资培训,按照师资培训的要求制作了培训光盘,各地按照要求开展了逐级培训。目的是让大家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第二,我们作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配套规章,5月1日以后我们着手制定了几个规章,我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区域精神科设置工作的通知,这对于方便患者和公众接受精神卫生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委里下发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根据《精神卫生法》第24条规定制定的。

另外,我委正组织对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和诊疗规范做进一步的完善,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展当中。

另一方面从工作方面,在法出台前我们就在建立完善患者服务网络,包括专科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科医生及全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同时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让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和管理,朝着康复迈进。

这是整体工作,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目的是为患者能接受到更好服务,能够有渠道接受服务。

2013-10-10 10:37:53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