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谷的2013通信业(2)

走出低谷的2013通信业(2)

核心提示:应该说,运营商作为整个通信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核心角色,他们的业绩表现也将最终决定通信产业的整体表现。中国移动在今年率先抛出了规模涉及20万的4G基站超标,投资总额超过417亿元,后者也成为各方角力的主战场。

电信设备业的“触底反弹”

电信设备企业经过了漫长的“产业冰冻期”后迎来了复苏的时机,各家企业在上半年纷纷交出了不错的业绩答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兴的“触底反弹”。虽然营收同比减少了11.57%,但3.02亿元的利润较去年增长了23.47%,由此终于打破了连续两年利润“负增长”的魔咒。

而当下面对4G发牌的临近,通信行业几大主流设备商也都整装待发,期待能够在未来的4G产业格局中站稳脚跟,攻下足够多的市场份额。这其中,已经在3G市场占据主导权的国内通信企业希望借势延伸到4G领域,而那些在3G竞争中不幸“被边缘化”的设备企业也早早在4G技术布局,希望扳回弱势的市场局面。

中国移动在今年率先抛出了规模涉及20万的4G基站超标,投资总额超过417亿元,后者也成为各方角力的主战场。

虽然业界早有消息透露,招标结果已定,并放出了“华为中兴份额均等总量过半,爱立信、上贝、诺西份额均为11%,大唐占9%,剩余6%被普天、新邮通和烽火均分”的消息,但中国移动官方对此却迟迟未给出正式的说法,也让这次LTE招标结果更加神秘。

对此,有业界人士认为,此次招标是中国移动继LTE试验网后的首次大规模的网络建设招标,辐射城市超过100个,其中标份额的多与少对于设备商而言将直接决定其4G市场格局,厂商间的竞争较量与各种斗法,想必早已是兵刃相见。之所以还没有官方的结果公布,其一,可能是国外设备企业采用的“高端策略”,借用政府关系施加压力,希望通过外交上的商业斡旋,进一步加大中标份额的砝码;其二,也可能是招标结果还未成定局,份额占优者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希望借助媒体公关和舆论压力,帮助决策者尽快敲下最终的定音一锤。

政策信号背后也有隐形威胁

在国内市场发展中,经济与政策总是存在莫大的关系,企业要保持良性发展,除了过硬的产品服务质量和准确的市场策略外,紧跟政策导向和瞄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重要的致胜秘诀。从这个角度上,2013年通信行业的回暖自然也与国家释放的诸多政策信号,存在很大的关联度。

在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年内三网融合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等,这些既有针对性又有明显时间节点的指导意义被重点提及,同时,宽带中国战略、信息惠民工程、产品与信息消费,以及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也构成了下一步国家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四大有力抓手。

有评论专家对此解读为,通信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其重要性正不断上升,而国家对于通信行业的态度,也由之前较为笼统的指导方向,改为如今“明确且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而这些更加明确的国家政策,也将进一步促进通信行业乃至通信业所服务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项目落地。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