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房”驰援北京市场(2)

“自住房”驰援北京市场(2)

核心提示:居高不下的房价再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4个一线城市房价首次出现了同比涨幅均超20%的现象。已连续多月领涨全国的北京,再次以20.6%的涨幅,位列各大城市之首。

供给将呈三元格局

“近年来,北京楼市低端有保障,高端也有市场,综合起来看,政策上对中端市场的支持力度相对薄弱。发展到9月份,北京房价涨幅超过20%以后,中端市场长期以来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意见》这样的新政策给予支持。”赵路兴表示。

自10月9日北京楼市库存首次跌破6万套以来,记者查询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场可售新房及未签约住宅的套数仍在继续下降。

“11月北京预计入市的楼盘仅16个。从今年剩下的两个多月情况来看,市场供应短缺的态势仍将延续,并且由于前期入市项目的热销,使得大量房企相继完成全年销售计划,最后两月逐渐进入年终盘点阶段,项目入市积极性将进一步回落。”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对记者表示。

鉴于此,王荣武表示,为缓解长期以来的供需矛盾,稳定市场预期,上述《意见》逐步落实后,按照计划,未来北京住房供给有望呈现出三元格局。根据推算,未来的北京住房供给,保障房占比20%,商品房占比80%(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占比50%左右),即: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及商品房的比例大概为1:2:2。

“《意见》和‘京七条’的推出,与近几个月北京房价上涨过快、突破20%涨幅有很大关系,最终能否平抑房价还有待市场检验。”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政策中仍有模糊的地方需要明确,比如自住型商品房价格要低于周边同地段、同品质商品房的30%,那么周边基准价如何确定?7万套自住型住房,5年的期限,政府监管的能力能否跟上?

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沈力男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自住型商品房虽然是指定人群,但到底能够覆盖多少人,目前尚不明确。另外,这项政策到底是长期政策还是短期政策,也是开发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未来自住型商品房的开发企业或将更多集中在资本控制较好、建设成本较低、具有良好政府资源的国企与龙头房企中间。”

即使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由于房价的长期上涨与北京人口基数的庞大,自住型商品房仍有可能通过出租、满五年过户等方式存在一定的寻租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的配售政策怎么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自住型商品房真正落实到中端‘夹心层’人群,就显得特别重要。”任启鑫最后说。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