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4)

核心提示:意识形态只有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才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才能为更多人所认同所接受。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就有更大的包容性。如,习总书记在美国对奥巴马说,中国梦跟美国梦是相通的。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美国是相通的,估计奥巴马是不能接受的。

第五,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理论宣传的差距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

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矛盾,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一方面,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我们是要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另一方面,我们党内的确又存在着不正之风,特别是腐败现象。这对矛盾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社会利益分化和社会不公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的矛盾,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比如说,我们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它的公平公正,就是它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可以使生产力快速发展,但发展的目的,最终依然是要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但是,现实是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利益的分化和某些社会不公等现象还很难完全避免,加上某些政策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不相适,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有矛盾的。比如,现在我们劳动收入在居民所有收入中的比重过低,这个问题就是很难说得通的。

社会负面现象的存在和主流宣传媒体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宣传内容的矛盾,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解决好现存的这些问题。

第六,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条件下党和政府对信息传播的垄断,形成了多元传播。现在,我国有将近6亿的网民,有超过11亿的手机用户,大量的信息不是通过传统媒体传播,而是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讲,更多的是通过新媒体获得信息。信息的多元传播,这给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社会带来了很明显的挑战。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信息发布和信息接受者地位的改变,形成双向互动。现在是大众麦克风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接受信息,同时还用自己的信息去影响社会。一个拥有1千万粉丝的“大V”              发布的信息就可以在上千万的受众中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社会舆情与社会现实错位的可能,导致社会舆论更为复杂的现象。一个网站主持人问我,网民的意愿是不是民意?我说,网民的意愿当然是民意了,但问题是网民的意愿不是全部的民意。现在的网民比较集中的是青年知识分子、干部队伍,那么这样一个群体中,真正经常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又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些现象,可能会导致某些时候舆论的虚假性,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辨别力,了解社会真正的舆论动向。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信息传播边界,带来更多境外文化影响。

第七,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环境。

社会组织形式变化瓦解了宣传教育和行政管理的统一结构,瓦解了宣传教育和人们现实社会活动的统一结构,改变了宣传教育和人们现实利益取向一致的状况,强化了多种社会思想对人们的影响。

宣传教育意识形态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来进行。在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下,对意识形态工作有不同的要求。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是一个单位制的社会。所谓单位制,我理解就是每一个人都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单位里面,每一个单位都固定在一个体制之内的某一个位置上,没有体制之外的东西。所以,传统的社会组织也都在体制之内。但现在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形式变了,大量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出现了。有社会学家估算,现在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达五六百万,而且发展非常快。在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条件下,不可能再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制条件下的那种方法来进行宣传教育。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比如传统教育,有一个词叫灌输。过去我们也有争议,有些人说灌输好,有些人说灌输不好,有些人说灌输不符合教育规律。现在且不说灌输好还是不好,问题是还能不能灌输。现在有一些领域想灌输也不可能灌输了。灌输,你得让他坐在那,才能灌输。现在,有的人没有固定的单位、没有固定的组织,怎么灌输,拿什么东西灌输。所以,现在我们得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