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核心提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国家兴亡的关键、人民的强烈期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四个重要途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三靠制度,四靠监督。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国家兴亡的关键、人民的强烈期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四个重要途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三靠制度,四靠监督。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靠教育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基础是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是与生俱来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不断教育提高的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产生的,是先提出要有群众观点的。毛泽东同志说,红军决不单纯是打仗,而且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形成,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概括了党的根本宗旨。1945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观点。二是概括了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三是概括了党的三大作风,在党的七大上正式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要反对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和贪图享乐,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群众路线的内涵上,党进行过三次系统总结和概括。第一次是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中进行了系统论述。刘少奇同志把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点作了四方面概括,即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和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第二次是1956年党的八大,八大党章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邓小平同志在报告中把党的群众路线内涵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讲的,强调“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从工作方法上讲的,重申和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这就把群众观点和群众方法概括到党的群众路线总概念中,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明确了、完整了。第三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理论总结,一是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认为这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和方法。二是在八大党章基础上,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作了更为明确和简洁的表述,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三大党章又加了一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了完整表述,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个表述,可简单表述为:两个“一切”、一“来”一“去”,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反复强调的“两个务必”,共同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体系。其中,两个“一切”是讲立场观点,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一“来”一“去”是讲方式方法,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两个务必”是讲工作作风,强调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党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这个完整表述,正确回答了党的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正确回答了党的正确主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党要“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这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