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党上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近日,台州市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及正风肃纪警示大会,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严纪律、转作风、反腐败。大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讲政治、懂大局、守规矩、干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一要慎独,把握住暗处的诱惑。“慎独”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修养。慎独无人处,暗处求光明,人生中总有许多“独处”,比如有时单独外出执行任务,有时业余时间单独活动,有时独自赋闲在家等等,对于这些“独处”能不能做到光明磊落,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好考验。应该说绝大多数人不管是“明处”还是“暗处”,严于律己,而且有的人越是“暗处”越能显示高风亮节。但也有极少数同志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间,放松自我约束,放任自己,结果犯了错误。领导工作具有相对的自主性、独立性,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条件下,自觉遵纪守法,“慎独”处事,是保持廉洁,防止腐败的环节。刘少奇同志曾提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因此,我们要增强自己“慎独”的精神,通过慎独,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从而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线。一是心中有“主”。就是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要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不做任何违反原则的事。二是不存侥幸心理。有的人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反正别人看不见”便胆大妄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要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酒绿灯红多层次的影响,我们作为党的干部无论是在公务活动中,还是在个人生活方面,都应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恪守道德规范,置身于法纪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公众面前要自我约束,在独处的时候更要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和形象,决不能心存侥幸。三是紧勒缰绳。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隐藏有一匹脱缰的野马,如果你不去紧勒缰绳,时刻都会有大祸降临”。因此,我们要做到“慎独”就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政治声誉,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经常查一查,有没有经不起“诱惑”的地方,做没做对不起领导、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家庭的事情,时刻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防止在人生道路上陷入“败局”。只要练好慎独功夫,增强免疫能力,就能在权、钱、色的诱惑面前不打败仗,努力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要慎微,把握住生活的小节。慎微就是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一是谨防小事失大节。小毛病、小心眼、小贪心,不起眼易忽视,但日积月累,就可能滑向失误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三国时期,蜀国开国之主刘备死前,给儿子刘禅留下的遗属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也是慎微的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那些侵吞国家巨资的“大老虎”无一不是由“小耗子”演变而成的。很多腐败变质分子,往往就是在小事上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把吃点、喝点、拿点、占点不当回事。久而久之,由小到大走了犯罪道路的。微小之处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小处不慎必失大节。二是正确处理大节与小节。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小节”并不小,在党性修养上,大事小事、大节小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领导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少人犯错误,无一不是从小节上被打开缺口的。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干部来说,慎微尤为重要。三是防微杜渐。我们要注重小事留心小处,从小处着眼,重视小节,防微杜渐,以严格的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要把好“苗头”,守住“关口”,遏制“萌芽”,切不可心存侥幸,丧失警惕。牢牢坚守第一道防线,认真写好自己每一页历史。慎微绝不是要求在工作中缩小缩脚,而是要求我们要高度警惕,在工作、生活中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疏忽,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要慎权,把握住用权的底线。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明确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权力是一个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和责任的标志,绝不是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判断权力价值大小的标准是为人民贡献的大小,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多少,共产党人必须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一是正确认识权力。权力具有两重性,是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也是对自己政治生命的负责。如果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就是一种犯罪,最终也会毁了自己的前程。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十六大报告中又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我们无论作为哪一级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都有职务上的方便条件。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权力是谁给的,“职务之便”是用来干什么的。随心所欲地使用手中的权力,运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那是非常危险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十分珍惜个人的政治生命。实实在在地说,我们每个干部都是从一个普通的职员成长起来的,干到今天的位子上是很不容易的,它凝聚着组织的培养,同志的帮助,家人的支持和个人的艰苦努力。如果我们不自重、不警惕,为了一点小得,做出一件蠢事,就可能使自己的政治生命毁于一旦。二是正确使用权力。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行使权力,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八大报告中又强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官者大大小小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多多少少手下都有一帮人。怎样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大有学问。把人用对了,单位或部门上下团结、事业发展、百业兴旺。而把人用错了,单位或部门人心涣散、事业受损,怨声四起。我国古人曾经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所谓“君子”,就是那些正直善良、光明磊落,是是非分明,勇于负责任的人。所谓“小人”,就是心胸开阔、能溜善拍、妒贤嫉能、成事不足败事佘的人。“君子”敢干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时仗义执言,鞭挞邪恶,往往被为官者所疏远。而“小人”则专打小报告,搞小动作,或为当权者的私事跑前跑后,不辞辛苦,又往往被当权者所喜欢,视为心腹。“小人”得势的单位或部门,邪气上升,正气下降;好人受气,坏人神气;是非不分,黑白颠倒。重用“小人”的为官者轻则为群众所不耻,重者折戟沉沙、身败名裂,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实在是太多了。现实生活中,因用权不慎给党和人民造成重大危害、毁终身,毁前程的领导干部屡见不鲜。如原沈阳市慕市长,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等一批官员就是一例。前车之履,后车之鉴,在如何用权的问题上,应该高度警觉,慎之又慎。我们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解难题、为实事。我们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搞建设,留痕迹。我们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本单位理好财,管好物。我们要运用手中权力选好人、用好人。在处理家人、亲友等非公事问题时,要多想党的原则,坚持以党性为主;在处理钱、物问题时要多想党的传统和党规党纪,切不可乱伸手,搞贪占。要牢记陈毅元帅的感怀诗“手莫伸,伸手必被促,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切实把慎重用权建立高度自律的基础上,“自觉什么都不怕,问题就是出在具体中。”三是正确对待事物。因此,领导干部要时时做到三个正确对待:一要正确对待组织,自觉地置身于党组织之内,主动接受组织上教育、管理和监督,使自己言行有所遵循,克服或减少盲目性,防止思想和行为游离组织之外。二要正确对待他人,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三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有责任心、进取心和平常心,平常心是我们每位领导干部用好手中权力的关键。而平常心的最高境界就三句话:第一句是遇到好事不失态,做到得意淡然;第二句是遇到挫折不沮丧,做到失意泰然;第三句话是遇到委屈不动怒,做到以德报怨。只有做到了慎独、慎微、慎权,才能真正地彰显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促进干部清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为台州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台州市椒江区国家税务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