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参加一同事婚礼,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在谈论当前的改作风问题。这时,坐在一旁的某单位的窗口负责人说,我最见不得刁难群众的人。有的人故意刁难,其实,最后还是要给群众办好,何不告知群众办事程序,让群众少跑路,让群众说一句好。的确,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群众办事便捷不就是具体举措吗?
群众利益无小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是群众对机关作风不满的写照,当前,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开展,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一定程度的存在。作为人民的公仆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窗口单位,一句温馨的话语,一句友好的提醒,一杯热茶都会让来办事的群众“暖和”半天。反之,傲慢的态度,不好看的脸色,都会让人民群众厌恶,这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形象,从大的方面说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当前,各地都将一些窗口单位集合在一起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这样的确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现实中很多时候,群众费尽周折来办事,所办事情对职能部门而言,往往是举手之劳的事情。而有的干部却没有换位思考,没有去体谅群众的难处,态度傲慢,总喜欢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拖延。
就如办一个证,一会儿这样材料不全、一会儿那个材料不对;一会儿这要盖章、一会儿那要签字;一会儿叫找这家单位,一会儿让找那家部门。总之,对群众毫无耐心,不给群众一次性说清楚需要什么材料、要如何办,让群众一趟又一趟反复跑、来回折腾,如果有点责任心,会这样对待群众吗?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这只是一种存在的现象。
笔者认为,窗口单位应当加大整改力度,将各种办事程序印成手册,利用各种节日在人群密集地区加大宣传,“不让百姓来回跑”,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义所在,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当然,面对资料的确不全,应耐心解释,告诉应补齐哪些资料,什么时候再来,千万不要一句“办不了”来应答。只要耐心解释,群众也会理解,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窗口出现的肯定是更多的笑声和谢意,听到的绝不会是争吵声和埋怨。
群众路线其实具体体现在一些民生小事上,走群众路线,先要从方便群众做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与老百姓打交道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简化办事手续,节约群众办事成本。只要善于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就一定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大冶市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