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欧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角色(2)

试析欧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角色(2)

对于美亚太“再平衡”战略,欧盟可以说心态复杂。总体上,欧盟支持美更多卷入亚太事务,但又担心中美走向对抗冲突损害自身利益,以及自身会因此承担更多责任。

如果说欧盟在美战略东移之初对美确有抱怨,那主要也是因为觉得受到美国冷落的缘故,担心跨大西洋联盟将就此衰落,但欧盟对美战略东移的理由和目标,即应对中国崛起并没有太多异议。英国国防大臣哈蒙德就公开表示,美挺身应对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崛起带来的挑战符合欧洲利益。(13)现在美反过来热情拉拢欧盟,欧盟对美亚太战略就又放心了许多。欧美是传统盟友,双方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虽然也有起伏,特别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一度陷入严重分裂状态,但双方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对很多国际问题的看法一致或相似。2012年欧盟智库欧洲安全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欧美双方的外交政策专家在亚太地区人权、法治、核裁军及防扩散,以及军事建设的透明度等方面,观点高度重合。(14)因此,在朝鲜核问题、南海问题、缅甸民主化,以及所谓中国的军事透明度、促进中国市场持续开放等问题上,欧盟与美立场并无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推行亚太战略是在做欧盟有心而无力做的一些事情,自然会得到欧盟支持。从安全上看,欧盟认为,朝鲜核问题、台海问题、特别是南海问题,加上一些地区局部冲突,都可能影响东亚安全和稳定,给欧盟利益带来影响,因而都是欧盟关切的问题。(15)从经济上看,东亚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21%,占欧盟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的28%,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中欧贸易额与跨大西洋贸易额则已不相上下。(16)因此,在强化与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方面,欧美目标也基本相同。对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也与美一样密切关注,并持续推动与亚太国家的自贸区协议。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欧美有着相似的担心,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中国产品持续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欧美经济优势将很快丧失。因此,对于防范中国的竞争力冲击,欧美立场基本一致。这也是欧盟急于与美签订TTIP的原因所在。除在亚太问题上的认知有共通之处外,作为美国盟友,欧盟也感到有义务支持美亚太政策。欧盟宣称,“美国对日本、韩国、台湾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安全保证,以及美国在该地区驻军的存在”,使美成为“东亚地区安全有力的提供者”。欧盟还公开表达了对美亚太战略的支持立场,声称“鉴于跨大西洋关系的重要性,在涉及东亚外交和安全问题的事务上,欧盟有强烈兴趣与美国形成伙伴关系,加强合作”。(17)

尽管如此,欧盟毕竟有自己的利益和考虑。欧洲国家大都属于中小国家,除英、法两国有较强的国际雄心外,其他国家国际视野相对较窄,关注重点都是欧洲事务、周边问题及与美国关系。欧盟也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国际行为体,有27个成员国,还有权力较大的超国家机构如欧盟委员会等,权力分散,决策过程复杂,特别是在外交问题上仍很难用一个声音说话。由于各国分歧大,目前为止,欧盟并没有明确统一的亚太战略。欧洲与亚太距离遥远,在亚太也没有驻军。总体看,欧盟虽然关注亚太安全事务,但关注程度远不及美国,也没有像美那样维持霸权地位的考虑。因此,对于美亚太“再平衡”战略,欧盟也存在顾虑,特别是担心美过于注重军事投入的战略将导致中美对抗升级。欧盟在亚太的主要兴趣在经济,由于中国的经济分量和地位,欧盟对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更为重视。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欧盟应对债务危机的主要对话伙伴。中国对于欧洲的经济重要性日益增大,甚至有欧洲专家认为,欧中合作重要性已高于欧美合作。(18)在很多欧洲学者看来,美增加在亚太军事资源投入,强化与该地区的盟友关系有很强的针对中国、遏制中国意味,而这很可能引发中美之间不必要的对抗。欧盟如果过于追随美亚太战略,可能会被中国视为参与美对中国的遏制战略,这不利于欧盟的独立形象和利益。(19)尽管部分由于美施压的原因,欧盟于2012年6月发布了《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东亚指针》,并在2012年7月12日与美联合发表了《关于亚太地区的共同声明》,但出于担心过于刺激中国的考虑,其在安全问题上的用语还是相对谨慎。在美要求下,欧盟想要成为美一个“有用的”盟友,但也不想放弃其相对中立的地位、完全站到中国的对立面。因此,欧盟就亚太问题加强与美协调,既有回应美要求,维护跨大西洋联盟的考虑,还有传达欧盟关切、影响美政策的想法。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伊申格尔的一段话就较为恰当地表达了欧盟的立场:“鉴于美国亚洲政策的急剧变化,我们希望能促使欧洲在其中拥有更多的行动空间。欧洲并不仅仅是向亚洲和远东输出高科技和汽车,它也可以成为该地区的一个政治伙伴,一个帮助亚洲实现稳定的伙伴。欧洲需要一项积极主动的亚洲政策,就此我们当然需要跟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伙伴进行磋商。这样的主动参与可以防止美国的亚洲政策过分专注于军事威慑,而忘记了要将中国定义为未来政治和经济上的伙伴。”(20)

欧美在亚太地区存在较强的竞争性,至少是在经济领域。亚太地区的市场和资金对急于走出经济困境的欧美双方来说都同样重要。鉴于欧美多数产品的同质性,美在亚太市场份额的扩大意味着欧盟市场份额的必然减少。同样,亚太国家持有的欧元资产的上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融资成本的上升。因此,对于美战略东移,欧盟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怕落在美国后面,成为亚太竞技场上的边缘化角色。目前,亚太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内部经贸往来呈快速上升之势,美又在极力推动TPP谈判,试图整合亚太市场。随着日本决定加入谈判进程,TPP声势再次高涨,对区域外国家的冲击也在增大。所有这些都使欧盟有被排斥在外的感觉,因而也欲加大参与亚太事务的力度。

此外,欧盟还担心,美一方面削减预算,另一方面又积极推进东移战略,这必然意味美将削减在欧洲、中东等地的外交和军事投入。欧盟未来将不得不适应这一变化,在自己的后院承担起更大责任。(21)目前,美驻欧部队人数约4万人,按照美战略东移计划,到2015年驻欧美军将减少到3.1万人。(22)从人数看减少得虽不多,但仍有不少欧洲国家对此表示担心。因为欧洲一些大的军事行动还仰赖美支持,如部署在科索沃的北约维和部队5000人中,就有800人来自美国。如美继续削减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在未来的类似行动中,欧洲将承担更大责任。与欧洲相比,美未来从中东等地转移出去的军事和外交资源更大。过去20年,美在中东卷入了数次花费巨大的战争。但如今美对在中东动武的兴趣已大大下降。利比亚战争是欧洲挑头,叙利亚危机也是欧洲人冲在前面;在非洲马里等地,美也乐见欧洲人参与。可以说,让欧洲人在自己的后院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已成美两党共识。美与中东相隔遥远,随着页岩气革命的深入及美对外能源依赖度下降,美对中东地区的兴趣已趋下降。但中东北非是欧盟后院,恐怖主义、战乱、难民、民主化等问题是欧盟不得不着力应对的问题。因此,相比欧洲本身,美从中东撤离将给欧盟带来更大压力。(23)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