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这一精神,提到“两个永远”。此次来京参加全国疗养的劳动模范辽宁的夏志国对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颇有感触。
1996年,夏志国从沈阳建工学院大专毕业,随后被分配到辽宁省朝阳市环卫局工作,说白了就是一名道路清扫员。“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我不是特别甘心分配到这里,当时的清扫队伍里基本上都是老大妈、老大姐,没有一个大学生”,夏志国沮丧地说,“关键我分配到这里以后,以前同学和我来往都逐渐少了,甚至有时候同学聚会都不叫我参加。”面对冷漠的眼光、嘲讽的语言,夏志国没有退缩,每天凌晨1点多,他就起床和两个老大姐一起清扫马路,干到四、五点钟时,回到家睡两三个小时的觉,8点钟再赶到清扫大队上班。刚开始两个月,由于受不了这种反常的作息方式,夏志国的双眼全都肿起来。由于起床时间太早,闹钟的铃声都叫不醒他,每天需要父母轮流叫醒他去上班。
夏志国也曾犹豫过换工作。然而父亲的一句话对他触动很深:“是英雄在哪里都是英雄”。父亲的鼓励和别人的白眼让夏志国立志:一定要在城市清扫岗位上干好,让别人看看,工作没有高低贵贱,是金子总会发光。2002年经过民主选举,夏志国走上了清扫大队大队长的工作岗位。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两个永远的精神,会更加坚定我在环卫道路事业上的信心,虽然我现在是全国劳模了,但我不能骄傲,这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全总体贴我们这些劳模让我们来疗养,回去更不能浮躁,应该踏踏实实地把我的工作做好。”
夏志国是辽宁省朝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大队大队长。本人先后获得市“学雷锋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学雷锋奖章、市“十大杰出青年”、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08年还被选为辽宁朝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清扫大队也多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