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我军的生命线。当前,按照中央部署和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军队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又要结合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写好党的群众路线“军事篇”。
我军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足迹
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路线为路线。在军队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中,我军清晰地留下了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足迹。
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开篇。党的群众路线已知最早的文字表述,是在1929年9月周恩来同志所写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决议案,要求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古田会议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系统总结和成功实践,使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最初的工作方法和组织策略上升为成熟的政治路线,成为我党我军区别于其他政党、军队的显著标志。
革命战争年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篇章。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党的群众路线几乎全部通过军队来贯彻实施。红军时期,我军打土豪、分田地,让贫苦群众实现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同时,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明群众纪律。抗日战争中,我党我军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军民一致”;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我党我军群众工作达到新的高峰。在军队内部,从“朱德的扁担”、士兵委员会,到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我军一扫旧军队官尊兵卑的军阀作风,凝聚起无比强大的革命力量。
和平建设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精彩华章。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任务转移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军事斗争中,广大官兵前仆后继、英勇战斗,巩固了人民政权;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我军官兵赴汤蹈火、奋不顾身,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支援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我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作为,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我军走在社会前列,涌现了雷锋、张华、李向群等一大批闪耀时代光芒的先进典型。我军在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过程中,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尊干爱兵、官兵一致的原则,以军营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