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如何在大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2)

德国如何在大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2)

德国经济增长始终由一个先进的工业制造业部门支撑着。德国目前加工制造业约占GDP的21%,但如果加上连带的服务、贸易、金融等部门效应,它们保证着全国劳动力就业的30%~40%。德国加工制造业四大支柱产业——汽车、机械、电器、化学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与适应力,它们的产品70%~80%用于出口。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占世界出口比重一直在10%上下。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德国马克对外币值大幅上升年代,“德国货”照常畅销不误,这是它们国际竞争力强大的反映。经济产业强大,有助于国家发达和社会稳定。

德国是一个自愿有纪律、有组织的社会,而不是一盘散沙,凡事杂乱。这突出表现在雇员―雇主关系上。有组织的工会对有组织的雇主联合会,在自主谈判的基础上,以“社会伙伴”的心态和方式解决劳资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代表雇员的最大工会是德国工会联合会,成员630万人;代表雇主利益的则是雇主协会,有200万家企业参加,还有工商大会、德国工业联合会等。

德国有些政治家有令人钦佩的政治勇气,敢于推行不受人欢迎的大变革。时任联邦总理施罗德2003年提出并实行的《2010议程》就是一个代表作。尽管结果是社民党下台,党员流失1/6,但反对党继任者默克尔继续推行这套改革,改革劳动市场,收紧社会福利,放松政府对企业的某些限制,帮助德国成为欧债危机中的“佼佼者”,且继续保持社会稳定。但这次改革的力度其实并不算大,而且德国许多政治家至今依然回避或者说不敢实行必要的重大改革。

社会领域的平衡发展

二战后在德国的社会领域里也发生了不少重大的变革。这里简要地来讨论其中的四项,即收入分配、社会福利、两德统一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地区间平衡发展问题。

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西方东方,出于政治考虑与技术原因,都不可能发表有关收入与财富分配的真实统计,德国也不会例外。德国政府公布的官方数字往往会缩小贫富差距的真实程度,而那里的左派人士总是会蓄意夸大这条鸿沟;至于代表雇主利益的组织机构和代表雇员诉求的工会,它们各自公布的信息资料自然也会相去甚远。因此,笔者只能参考德国联邦统计局的官方数据,加上或减去笔者以为必须“加工”的项目,得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如果仅以雇员实际拿到的净工薪来与雇主的收入相比,它们的比例大约为1:7;通过二次收入分配即再分配,德国“上端”的20%家庭与“下端”的20%家庭收入差距大约在4~5倍之间。二次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机构向就业者征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通过社会保险系统向就业者收费(首先是养老保险费),其所得款项,通过许多项目(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病假工资、劳动促进、公务员退休金、有子女家庭补贴、社会救济、住房补贴,等等),由国家转移支付给各个社群,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

社会福利。德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举世闻名的。目前,每年大约有GDP的27%左右用于公共福利支出(比较:美国16%,OECD国家平均21%),主要用于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护理老人。90%的人口从中受惠,但为支撑这一全民福利体系的资金问题已日益难以为继,因此屡遭诟病。

帮助东部地区重建。1990年两德统一,这给德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至今,20多年过去了,德国基本上成功地应对了这一挑战,把整个东德社会融入了西德。当年曾有人说,实现两德“政治统一”,一天即可完成,只要西部派员去东部接管就是了;“经济统一”需要10年,因为要完成东德数千家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幅提升其内外竞争力以及重建东部基础设施并非易事;“社会统一”需要20年,其主要目标是把东部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到大体与西部一致;“文化心理统一”则需要30年,要实现人心融合和价值观共识太难了。显然,要实现所有这些“统一”,既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自1990年以来,德国每年大约要花1000亿美元(占德国GDP3%)用来改造东部,所幸德国人发扬了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尽管西部有些人不大情愿),至今仍承受着“团结税”等负担,共同致力于统一大业。德国人用20多年时间基本上实现了上述各方面的“统一”,但至今尚未完全达标,矛盾依然不少,特别在思想方面。

地区发展相对平衡。二战前,一提到德国,人们就会立即想到煤钢生产重地鲁尔地区。二战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改革,目前德国早已进步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相对平衡的国家。这首先表现在德国各州(这里主要是指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不大,这有助于大多数居民首选就地安居乐业,避免人口过多流动,利于社会稳定。其次表现在全国人口分布上。在德国,10万人口以上就算大城市,共有81座,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另有42%人口住在人口少于2万的小城镇,其余的1/4人口大多数住在2万~10万人口的城镇里。德国全国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4座,首都柏林人口最多,为343万人,汉堡174万人,慕尼黑135万人,科隆102万人,它们正好分布在国土的东南西北。这种人口分布,极大地缓解了特大城市“机会多,来钱快”的吸引力,更不会出现“春运”“冬运”之类的大规模人口来回移动。显然,这也是地区发展相对平衡的结果。最后表现在“经济中心”相当均匀地配置在全国的东南西北中:东部有柏林、德累斯登、莱比锡等,南部有慕尼黑等,西部有科隆等,北部有汉堡等,中间则有法兰克福、莱茵―内卡、斯图加特等。它们各具特色,形象丰富多彩。德国国土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云南省(38万平方公里)的93%,但德国的“经济中心”配置状况值得借鉴。

总之,二战后来自国内外一连串重大变革的挑战,总的说来,德国的应对基本上是成功的,长期保持了社会稳定。但目前德国依然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来自欧洲的问题,而德国是绝对离不开欧洲的。德国在欧洲不可能总是“一枝独秀”。德国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它本国和欧洲的改革与联合的成功程度。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