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友,超市生意还好吧?”“好着呢,有啥需要你吱声,李书记”、“李婶,这几天给花坛里的花浇水了吗”“浇了,你放心吧”……每天上班前在社区里逛逛、与居民聊聊,是李金凤多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
“李书记,听说咱那片楼的供暖问题解决了? ”一位居民来到李金凤跟前儿悄声问道。“解决了,本钢热力已经同意接手,今年冬天你们9栋楼的居民再不会挨冻了。 ”
从最初的普通办事员到如今的社区党委书记,43岁的李金凤已经在本溪市明山区东兴街道院校社区度过了整整14个春秋。从为居民开证明、盖公章,到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贫困居民,李金凤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别看李金凤身材瘦小,可说起话来热情爽快,办起事来雷厉风行。
2004年,时任社区主任兼党委书记的李金凤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大批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少的居民下岗待业在家,生活无着落。面对这些无业可就、生活窘迫的群众,李金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次,一位居民找到李金凤开“无劣迹证明”,说是在社区内的某单位谋得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需要此证明方可上岗。这可提醒了李金凤,她立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走访驻区单位、企业、学校,希望其在有用工需求时及时与社区联系。于是,社区里很多下岗失业人员相继出现在各驻区单位的食堂、保卫、保洁等岗位上。
此后,李金凤不断拓宽院校社区居民的再就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办编织、刺绣、美容美发等各种培训班,鼓励居民自主创业……逐步完善的再就业网络,使得院校社区324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了新岗位、新工作,基本实现了下岗失业动态为零的目标。
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千家万户的琐事,修道、扶贫、帮残……李金凤14年来不断做着那些为民服务的 “小事”,但在她眼里,这些“小事”却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大事”。 “老百姓敲门进来开口说困难,那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相信党和政府。 ”李金凤如是说。
“责任必须坚守,善良可以传递。社区工作者只要爱洒社区,用真情温暖楼院,就一定能建设好我们幸福和谐的家园”、“要践行为群众服务,就要不怕麻烦、不怕辛苦,用真情去付出,用行动去证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