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改革必须要有针对性。《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结论,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大突破。
从一般经济规律角度看,划分经济体制的标准是看政府与市场孰轻孰重。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办大事,但长期执行可能扭曲价格机制,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市场经济是使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高环节中去,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势,也要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决定》把市场地位从此前“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变,凸显党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进一步释放出各种要素活力,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更加完善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能将其片面理解成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万能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挥党对经济改革和发展全局的核心领导作用,也必须发挥好政府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决定》始终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解放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还要通过转换职能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使之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更为有效,二者不可偏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