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两个永不” 夯实执政基础(2)

牢记“两个永不” 夯实执政基础(2)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并落实到除作风之弊、去行为之垢,进而形成坚持“两个永不”的“常”“长”机制,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构建坚持“两个永不”的“常”“长”机制

党的执政资格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于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搞好根本建设,解决永恒课题,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即围绕筑“魂”、强“基”、固“根”建立经常抓与长期抓的“常”“长”机制。

围绕筑“魂”建机制,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永不动摇信仰”是党长期执政之魂。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进一步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党员干部在职学习制度、脱产进修制度以及相应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督查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不断深化党性教育内容,创新党性教育方法,提高党性教育质量,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根本问题上站稳立场,促进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自觉遵守者、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自觉从根本立场上、世界观和党性高度上牢固树立执政意识,实现“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

围绕强“基”建机制,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永不脱离群众”是党长期执政之基。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对于传统的调查研究制度、来信来访制度、干部蹲点制度、党员与群众结对子、送温暖等制度,应不断充实新内容。要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探索建立新制度新规定,使党员干部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使群众真正了解党员、了解干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关心群众落实到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中。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党员干部机制,以评议工作绩效、党性意识、宗旨观念为主进行定量、定性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与党员干部的奖惩、使用挂钩。

围绕固“根”建机制,增强党执政的生机活力。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要建立健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机制,构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平台和群众意见建议处理系统,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和关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对照检查机制:对照党的宗旨,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照形势任务,检查思想观念是否僵化保守;对照岗位职责,检查工作本领和技能是否扎实;对照群众测评,检查工作作风是否转变。建立健全严格监督机制。落实党内监督,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拓展监督渠道,把党内与党外、机关与基层、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