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过去一年多了,12月3日记者在淮阳县王店乡祝寨行政村打鸡园村采访时,提起村民彭秀英,回忆起老人生前事迹,村民们仍是眼圈发红。
2012年5月26日上午11时,在106国道淮阳县王店段,67岁的彭秀英老人从疾驰的车轮下救出3岁儿童刘寒硕,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上前一步是死,后退一步是生。在生与死的一瞬间,有着46年党龄的彭秀英选择了前者。壮举的背后,是。
“群众有需要,咱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劲。”
“家和睦了,邻里和睦了,党员才有形象。”
这是彭秀英生前经常跟村民说的话,村民至今仍记忆犹新。
彭秀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超奇是彭秀英经常帮助的五保老人,和记者说起彭秀英,刘超奇呜呜痛哭:“再没这么好的一个人了!”无论是出嫁前在娘家,还是嫁到打鸡园村,彭秀英经常照顾五保老人,为他们背柴提水、洗衣做饭、拆洗被褥。
“老人为乡亲们做了那么多好事,她的去世让人心里难受。”打鸡园村村委主任彭作录告诉记者,村里修路、建校彭秀英带头响应,她还教村民农技知识,为五保老人送饭洗衣,农闲时为邻里接送孩子,农忙时替别家浇地;遇到村里开展重点工作,彭秀英就自觉当起宣传员、调解员、推进员……
“老人平凡、高尚的一生,给我们基层党员树立了榜样。我这辈子最敬佩她!”彭作录说。
据介绍,彭秀英去世后,村党支部把学习彭秀英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鲜活教材,让老人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带动影响更多追求进步的年轻人。
“妈妈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她经常对我们说,你姥爷是党员,我是党员,你们都是党员的后代,在家要孝敬老人,在外要好好做人,凡事都要走在别人前边,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说起妈妈,彭秀英的女儿刘荣不由仰起脸,满眼是泪,格外骄傲。
彭秀英当选第四届省道德模范后,淮阳县召开座谈会,再次发起向彭秀英学习的号召。彭秀英,这个闪光的名字,将永远刻在百姓心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