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更需注重情感关怀

农村教育更需注重情感关怀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07万人,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约1/6。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农村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的感情交流处在“真空”状态,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以及厌学、失学和辍学等社会问题。“亲情饥渴”和“情感缺失”不仅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与健康成长,更是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路上的一块巨大“绊脚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促进教育公平,不仅要靠资金、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更需要农村学校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推进农村教育的改善。针对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注重情感关怀,在情感教育中有所作为。

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情感之家

对于一般孩子来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虽然有家,但家庭亲情缺失、父母监管缺乏、隔代教育失衡。因此,学校要主动承担义务,“扛起大梁”,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和心灵的加油站,比如加大学校寄宿制建设力度,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动员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并抓好寄宿孩子的学习、生活与管理工作,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照顾与关爱。

一方面,学校要健全教师和寄宿学生的“谈心”机制,尤其要强化寄宿教师对寄宿学生的帮助,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寄宿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寄宿教师白天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先生”,晚上要做好寄宿学生的“衣食父母”,让孩子在学校时时刻刻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关爱。另一方面,谨防周末“管理缺位”。据调查,由于寄宿教师周末要回家,导致不少学校的寄宿学生周末时又成为“留校儿童”,有些低年级学生甚至开始担心“过周末”。因此,学校有必要采取轮岗值班的方式,选派教师周末值班,不要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缺位。

另外,学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定期举办班会、文艺演出、书画、演讲等各类比赛,以及团队出游等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大家庭”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