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家首脑热线:大使馆事先协调 中国主动打电话少(2)

揭秘国家首脑热线:大使馆事先协调 中国主动打电话少(2)

规则

通话前,先通过大使馆协调时间

50年过去了,冷战也结束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依旧珍视与莫斯科的热线。

当今世界格局中,危机不断产生,大国之间的热线种类也越来越多,“总统之间的、总理之间的、外长之间的、国防部长之间的等等。”高玉生表示。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法国之间都建立了首脑热线。中国和日本、印度则开通了“总理热线”。

高玉生指出,现在建立热线的技术难度,比以前小多了。“以前热线要走海底光缆,比如美苏最初的热线。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热线大都是通过通信卫星或者光纤,只要开通一条保密的线路就行。当然,这需要很多专门的设备。”

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已足够发达,但领导人热线仍采用“应约”的形式,通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事先约定好的。“在通话前,要先通过大使馆打好招呼,协调好时间,”高玉生说道,“热线电话是免提的,双方都有翻译人员,现场交替传译。打电话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装有热线的整个屋子里,有主席(或总理),有时还有外长,有不少工作人员。”

链接

1中俄首脑热线开通早于中美

1997年,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正式访美之际,中美两国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开设首脑热线,定期举行外交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为增进相互信赖而建立对话渠道。

次年,中美两国元首的直通电话通信线路正式建立,但这仍然晚于中俄“首脑热线”大约1个月的时间。

中俄在1998年5月5日宣布开通“直接的总统热线”。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表示,这条安全的电信纽带是中国同外国首都之间的第一条,它将使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得以“随时交换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1999年中法“首脑热线”建立时,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英国尚未与中国建立首脑热线电话。第二年,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与日本首相森喜朗也在商讨,决定建立中日政府首脑间的热线电话。两年后,连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朱镕基的“日中首脑热线”终于开通。据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条象征日中关系的热线可以将通话内容暗号化,以防国家机密情报外流。

自从这些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线上交流”彷佛也成为中国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2004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的3天时间里,中美高层就打了3通电话。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更是响个不停,谈话涵盖的范围较广。

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领导人应约的热线电话平均每月都有一通。

2中国领导人主动打电话次数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记者概括道,首脑外交通过热线电话与中国进行沟通表现得越来越频繁,反映了中国地位的上升、开放以及重要性。

在所有打给中国领导人的电话中,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算是比较多的。

2012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拜登在电话里高度评价美中关系的重要,他期待能够尽早访问中国。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拉关系”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电话另一端的“常客”。2008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即向胡锦涛致来电话。此后,他在向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中,不断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就广泛的重要问题加强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相对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常会就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发起倡议,所以在拨打热线电话时更为主动。”金灿荣解释道,这种历来形成的“主动性”,加上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领导人对“现金流”充裕的中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而相比之下,中国领导人主动拨打热线电话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为主。从内容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灾难慰问为主。

2012年4月,温家宝同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日本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6个月后,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就泰国遭受罕见洪涝灾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泰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少,与中国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的立场相关。”金灿荣表示。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