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从哪里来?
此次北京市试行大病医保的钱从哪儿来?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城镇居民大病险资金实行全市统筹,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当年筹资标准5%的额度划拨;农村的大病险资金则由新农合基金按照5%划拨。所需资金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居民个人缴费负担。
此前我国的各个试点省市,其资金来源也都是划拨而来。对于资金来源的问题,《意见》中早有明确: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
同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有结余的地区,利用结余筹集大病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没有结余的地区,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年度提高筹资时统筹解决资金来源,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多渠道筹资机制。
制度设计之初,国务院医改办曾针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抽取1亿人样本,测算出大病发生概率为0.2%-0.4%,即三四百万人口规模的地级市,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的个案一年不超过五例。由此测算平均每人每年从医保基金拿出40元,即可保障大病。这40元钱主要从基本医疗保险的结余里支出,不需要参保人另行支付。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保险和新农合的年度结余为560亿元,累计结余1360多亿元。平均下来,两项医保的年度结余为人均55元、累计结余人均133元,完全可以从结余里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大病保险的经费。
不过,这上千亿元结余分布并不均衡,这也直接导致了大病医保筹资水平的差异。“之前演算的办法是,根据往年数据统计和案例,做大病医保的数据预算。”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但有了大病医保后,发病率和就诊率会变化,实际数字一定大于预算数据,有保障导致需求的增长。”
据测算,2012年,要使大病保险能够正常运行下去,全国平均来讲筹资水平应在每人40元左右,2013年测算的平均数值是60元左右。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均筹资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城市远低于这一标准。
筹资水平不均的现实,大病就医需求递增的趋势,势必要求及早考虑资金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