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钱被乱花?
北京市医改办表示,大病医保的政策在提高老百姓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客观上也会刺激一些医疗需求,比如重复看病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大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把钱花好,堵塞漏洞,减少、严格控制不该发生的费用。据介绍,当前医保基金支出有一些漏洞,包括骗保等问题。近日北京有4个医院摘牌,就是因为医保管理存在漏洞,因此要加大医保基金的管理。
当前,有部分人认为,大病医保至少会滋生两个问题:一个是会刺激重复看病、小病大看等现象,另外也会出现保大多数人的小病和保少数人的大病之间的矛盾。
“我们希望尽可能地筹到更多的钱为老百姓提供资金的保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法制司副司长陈宁姗表示,“但是无论怎么筹集资金,资金资源都是有限的。目前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大病都纳入进来,那样会造成资金的风险。要保障的大病重病,治疗路径要比较清晰,费用能够在测算的范围之内。另外,要考虑到大病的治疗效果,投进去的每一分钱能够对病人的病情起到作用,能够真正挽救病人的生命。”
朱恒鹏不赞成所有的病都能报销:“我们资源就那么多,这个时候可以去计算一下,哪些病我们保了更合算,同样掏了20万元治疗之后达到了健康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斟酌一下,什么样的病种、什么样的药品、什么样的治疗效果最有效等,如何把钱花得有效率,的确是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进行分析的。”
此外,他还担心大病医保潜在的劫贫济富现象。“大病花费往往高达数十万元,即便提高了报销比例,贫困人群也难以承担。现在这种做法,要防止刺激富裕的参保者把大量医保资金用于晚期癌症住院,这也是对医保资金的浪费。”朱恒鹏说。
由于大病医保是由商业机构承办,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性。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健康险副调研员孙东雅表示,大病保险不同于商业健康保险,在大病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参与主体很多,保险公司开展大病保险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接受发改委、卫生、社保、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他表示,开展大病医保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大病医保没有事前核保要求,不管是否有既往病史,都要纳入保障范围,在风险管控和产品设计方面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