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做个出色的“蓝军司令”(3)

李文:做个出色的“蓝军司令”(3)

核心提示:李文,国防大学战役部外军战役教研室主任,专业技术五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军事学学会国际军事学分会副秘书长,全军“外军教学研究”联席会副主任。李文选择以外军为研究为一生的事业,决不是逞一时之气,更不是长他人威风,而是基于李文对世界军事形势的长期观察和深入判断。

进入国防大学学习后,李文的老师盛聚林教授是北京外国语学院许国璋教授的学生,看到李文的英语听力差,什么话也没说,亲自为李文录制了大量英文文献朗诵磁带,从基础开始一点一滴地培养他。李文的博士生导师崔师增教授,不但在日常学习中经常启发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分析问题,更是以身作则,在六七十岁的年龄上仍就不断创新、督导后进。

老一辈的带领让李文深切地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当今世界,各国军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作为42岁就升任教研室主任的国防大学“杰出中青年专家”,李文从自己成长的历程中,本能把品性培养与知识的传承放在了教研工作的首位。他根据教研室新老交替的实际情况,注意发挥教研室集体力量,从教授方法、提供机会和加强帮带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年轻教员的培养力度。在学校第一次中青年教学比武中,外军教研室三人参赛,两人获奖,是全校教研室(所)中获奖比例最高的单位。该室年轻教员通常都在同龄人中最先走上国防大学主流班次讲台的人。针对年轻教员成长的特殊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李文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开题式备课法”,在提高年轻教员教学能力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现在整个教研室形成了“给任务就是给机遇,没活干就没提高”的氛围,大家聚在一起免不了唇枪舌战,分开来个个能独当一面,工作紧张而有序。

李文的这种传承思维还是发散型的,其中包含的强烈的祖国意识和军魂意识,在国际军事就突然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爆发”出来。2005年在李文担负我赴津巴布韦教官组第一任组长期间,处处以党、国家和军队的利益为重,在从事军援工作这一特殊的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严格要求,率先垂范,我方军援人员做到了在各种场合展示中国军人的优良品质和风采,而且主动和当地军政官员、社区民众开展联谊,圆满完成了援外任务,为祖国和我军赢得了荣誉。津国防军司令亲自给梁光烈总参谋长写信,高度赞扬教官组的优异表现,并称“李文激励其所领导的教官组的每个人都做到了最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负责援外的领导将该教官组评价为“团结做得最好的教官组!”我驻津大使馆和武官处也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官组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些与外军交流的细节还写进了后续的军事外交规程。

每当国防大学的学生们看到李文在讲台上那方正的脸庞、听到那浑厚的声音,在学校的外事活动中看到他忙碌的背影,听到他流利的外语,都会暗自点头,这就是李文,一个出色的“蓝军司令”,一位值得依赖的良师益友。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