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唯有深入群众才能掌握“话语权”

[党建]唯有深入群众才能掌握“话语权”

核心提示: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这样的例子不断增多,魏旋君所说的“你要群众听你的,你就要先听群众的”实际上就是党员干部树立“话语权”的一项经验总结。要破解这一难题,恐怕还得重温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多纳民意、多聚民智,牢固群众基础做起,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掌握“话语权”。

时下,“话语权”早已成为了一个网络热门词。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谁”听“谁”的。最近,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魏旋君在开展“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活动中说的“你要群众听你的,你就要先听群众的”就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1月7日东北新闻网)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说的话比起一般百姓更具“话语权”。但现实中也有特例,比如一些领导干部作报告时“听众”打哈欠、瞌睡的有之;批示的文件无人落实的有之;作的指示阳奉阴违的也有之。且不说听者、执行者的素质如何,仅许多领导干部的讲话无“滋”无“味”,就值得深思。

“话语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表达上的“平等权”。党员干部建立在职务和职位上的“话语权”虽然必不可少,但面对公权无法“触摸”到的一些领域,其影响同样具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政府管理职能从一些微观领域逐步退出,许多领导干部对一些群众的管理显得无计可施,甚至“口出狂言”,种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了其在群众之中“话语权”的缺失。

但现实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位”不高、“权”不重的党员干部,他们平时对群众的事情听得多、管得多、操的心也多,时间长了,讲的话老百姓总是“认账”,甚至批评起人来,都无人说不。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这样的例子不断增多,魏旋君所说的“你要群众听你的,你就要先听群众的”实际上就是党员干部树立“话语权”的一项经验总结。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的加快,公权力在直接影响群众工作与生活方面受到的制约将越来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将逐步减小。恰恰相反,职能的转变意味着党员干部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将更高。要破解这一难题,恐怕还得重温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从多纳民意、多聚民智,牢固群众基础做起,在践行群众路线中掌握“话语权”。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